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女子

标题包含
送女子
青娥宛宛聚为裳,乌鹊桥成别恨长。 惆怅梧桐非旧影,不悲鸿鴈暂随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商,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时期官员、诗人。 刘商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刘长卿曾任御史中丞。刘商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成年后,他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步入仕途。...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美丽的女子相聚如云彩般聚集,她们的服饰犹如月光照耀下的乌鹊桥。别离的哀愁仿佛无尽的河流,让人无限感慨。但见那梧桐树已不再是过去的影子,不再悲伤的大雁随着太阳的方向暂时前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青娥:指美丽的女子; 2. 宛宛:美好的样子; 3. 乌鹊桥:古人认为乌鹊搭桥使得牛郎织女每年能在七夕相见,此处意指别离; 4. 别恨长:离别时的不舍和遗憾; 5. 惆怅:伤感、忧虑的心情; 6. 梧桐: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这里用梧桐寓意美好时光; 7. 非旧影:表示时光流逝,美景不再; 8. 不悲:表示不必过于悲伤; 9. 鸿雁:一种候鸟,每年会南来北往,象征着时光的流转; 10. 暂随阳:暂时随着阳光移动,暗示人们应该珍惜当下时光。
去完善
赏析
《送女子》刘商的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离别场景。诗中“青娥宛宛聚为裳”一句,以女性衣裳的聚集形象地表现了离别的伤感;“乌鹊桥成别恨长”则借助鹊桥相会的传说,表达了离愁如银河般悠长。接下来的“惆怅梧桐非旧影”,通过描述梧桐叶落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引发诗人无限的感慨。最后一句“不悲鸿鴈暂随阳”,表明诗人虽然离愁满怀,但并没有过度悲伤,因为鸿雁在冬天也要随着阳光迁徙,这是自然界的常态。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流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女子》是唐代诗人刘商所作的一首离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759年前后,正值安史之乱期间。此时唐朝国力衰微,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刘商在年轻时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时光,曾任监察御史、谏议大夫等职,但后因触怒权贵而被贬谪为滁州刺史。在滁州任职期间,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深感悲愤和同情。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送女子》这首诗中,刘商通过对一位即将远行的女子的送别,表达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他用“黄河流”来形容国家的衰落,用“青楼空”来描绘人民的苦难。他希望这位女子能够在旅途中找到归宿,同时也寓意着他对国家和平的希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