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彦冲

标题包含
和彦冲
七载飞电迈,百虑秋水澄。 独余故乡念,居然常兢兢。 同是幔亭仙,乘风钓湘蒸。 鱼寄水千里,历传云万层。 十论赐甚腆,一篇蒙未曾。 登堂话衮衮,寓寝香凝凝。 看君道气充,可仰谁敢朋。 寸阴谢尺璧,默然耀千灯。 世路多招呼,掉首未渠譍。 幽寻叹川逝,彼宁记云腾。 但愿我辈人,拳拳知服膺。 圣门无阂辙,自画理岂应。 君子有所病,没身名莫称。 虚生既何补,浪死诚堪惩。 君仍诗律高,愧我酒量能。 属耳风雅颂,因忘斗与升。 山林足奇观,朱阑盍时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寅(1098年-1156年),字明仲,号致堂,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他是北宋名臣胡宿之孙,祖籍江苏丹阳。 胡寅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起居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他主张抗金,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七载光阴如闪电般飞逝,心中的忧虑如同秋水的清澈。 心中只有对故乡的思念,居然常常感到不安。 我们都是来自幔亭山下的仙人,乘着风在湘江边垂钓。 鱼在水中畅游千里,历经了云层中的万千波折。 你的十篇佳作实在令我敬佩,一篇都没有读过。 在你富丽堂皇的府邸中,我们一起谈论天下大事,卧室里香气四溢。 看到你这般道气充盈,谁还敢与你为敌呢? 珍惜每一寸光阴,犹如珍视千盏明灯的光芒。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招呼我,但我转头并未回应。 感叹时光的流逝,谁能记住曾经飞翔的云彩。 我只希望我们这些后辈能够懂得珍爱自己的身体和内心。 圣人没有隔阂的道路,我们自己画出的道理怎么能应对呢? 君子总是有一些缺点,直到生命结束也无法完全展现自己的名声。 既然生命是虚幻的,那就没有必要去填补;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应该真诚地面对并引以为戒。 你仍然是诗歌韵律的高手,而我的酒量却无法与您相提并论。 聆听您的话,让我忘却了世间的纷争和地位的高低。 在山野林间有着足够的奇景等待我们欣赏,不妨找个时间一起去欣赏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七载:指七年。 2. 百虑:种种忧虑。 3. 秋水:秋天的江水。 4. 故乡念: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 居然:竟然。 6. 常常:表示经常。 7. 幔亭仙:借指贤才。 8. 乘风:比喻顺应自然。 9. 湘蒸:指湘江的水蒸气。 10. 鱼寄水千里:借用鱼雁传书的典故,表示书信传递的距离之远。 11. 历传云万层:表示书信传递经过了很多环节。 12. 十论:指作者的十篇论文。 13. 赐甚腆:指受到的恩赐很丰厚。 14. 一篇:指这篇诗。 15. 未曾:没有过。 16. 登堂:登上厅堂,表示受到礼遇。 17. 话衮衮:指谈话滔滔不绝。 18. 寓寝:住宿的地方。 19. 香凝凝:香气浓郁。 20. 看君:观察你。 21. 道气充:道德修养很充实。 22. 可仰:值得敬仰。 23. 谁敢朋:表示没有人敢与你为伍。 24. 寸阴:短暂的时间。 25. 谢尺璧:比喻时间宝贵。 26. 默然:沉默的样子。 27. 千灯:形容众多。 28. 掉首:表示拒绝。 29. 未渠譍:无法回应。 30. 幽寻:寻找隐秘之处。 31. 川逝:河流流逝。 32. 彼宁记云腾:指人们只记得天上的云彩。 33. 我辈人:我们这类人。 34. 拳拳:诚恳的样子。 35. 服膺:牢记在心。 36. 圣门:儒家的学派。 37. 无阂辙:指没有阻碍的道路。 38. 自画:自己描绘。 39. 理岂应:道理怎么可以这样。 40.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41. 所病:缺点。 42. 没身:死去。 43. 名莫称:名声不能得到彰显。 44. 虚生:虚度生命。 45. 何补:有什么补救。 46. 浪死:无谓的死去。 47. 诚堪惩:确实应该被惩罚。 48. 酒量能:饮酒的量。 49. 属耳:专心倾听。 50. 风雅颂:指诗歌的风格。 51. 斗与升:比喻名利。 52. 山林:指隐居的地方。 53. 足奇观:足以让人惊叹。 54. 朱阑:红色的栏杆。 55. 盍时凭:什么时候可以去依靠。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和彦冲》篇,作者胡寅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对故乡、友谊以及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自己七年的漂泊生活和忧虑心态,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在与友人的交往中,诗人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气度,向往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诗歌的篇章层次分明,首联描绘了诗人离开故乡七载的漂泊生活;颔联则强调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颈联通过同是幔亭仙的形象描述,表明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理解和抉择。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又有对友情的珍视之意,更有对人生的思考和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彦冲》是南宋著名文人胡寅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左右。 这个时期,正值金兵南侵,中原大地烽烟四起。由于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南宋朝廷被迫南迁,偏安江南一隅。作为南宋的知识分子,胡寅忧心忡忡,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 在这个特殊时期,胡寅生活困顿,但他始终坚持正义,关注国家大事。他曾在郴州、潭州等地担任过地方官员,因直言进谏而被罢免。此后,他在家乡永康(今浙江永康)过着清贫的生活,以诗词歌赋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和彦冲》这首词中,胡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用“杜鹃啼血”的意象,表达了内心的悲痛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同时,他也对那些贪腐官员进行了讽刺,呼吁朝廷反腐倡廉,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