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放言五首 五

标题包含
放言五首 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朝中叶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生与死皆如梦幻泡影,虚幻的人生中人们的悲哀与欢乐又怎能真正牵动情感呢?
去完善
释义
泰山:指高大巍峨的事物;毫末:微小之物。颜子:即颜回,孔子弟子,以安贫乐道著称。老彭:传说中的长寿者。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开篇借自然界的对比阐明哲理:无论是雄伟的泰山还是卑微的毫末,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长寿的松树终究难逃衰败,短暂的槿花亦可展现辉煌。这种平等观照万物的态度,奠定了全诗的思想基调。接着,诗人劝诫世人不必过分执着于生死问题,因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旅程,无论悲喜都不过是暂时的情绪波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得失的旷达胸怀。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结合儒家、道家以及佛教思想,将人生的种种困惑化解为宁静的智慧。尤其在最后两句,“生去死来都是幻”一句直击心灵,让人顿悟到生命本质的空灵与不可捉摸,从而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被贬江州途中。彼时诗人四十四岁,正处于人生重大挫折期。他目睹官场倾轧,历经宦海沉浮,深感人世无常。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居易写下《放言五首》,借以抒发对人生、生死的深刻思考。此为第五首,表达了诗人看破红尘、超脱生死的豁达心境,展现了历经沧桑后的智慧与通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