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规
二十年前怯杜鹃,枕边时把泪珠弹。
如今老眼应无泪,一任声声到月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二十年前害怕杜鹃鸟的啼鸣,常常在枕边偷偷流泪。
如今已经老去,眼中已不再轻易流泪,任凭那声音响彻夜空直至月亮暗淡。
去完善
释义
1. 子规:又称为杜鹃鸟,其叫声哀怨动人,古人常以此寄托思乡之情。
2. 二十年前:指过去的一段时间。
3. 怯:害怕、畏惧之意。
4. 枕边:睡觉时头部所在的器具。
5. 泪珠:眼泪。
6. 老眼:老年时期视力下降的眼睛。
7. 无泪:指不再流泪。
8. 一任:任凭。
9. 月残:形容月亮即将消失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闻子规》是南宋诗人白玉蟾的一首描绘子规啼鸣的诗作。在这首诗中,作者以自己听到子规啼鸣时的感受为主线,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坦然面对。
首句“二十年前怯杜鹃”,表达了诗人在20年前的青涩时期,听到子规啼鸣时的惶恐心情。这里的“怯杜鹃”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听到子规啼鸣时的畏惧心理。接着在“枕边时把泪珠弹”中,诗人用“泪珠弹”来形容泪水不断地流淌,进一步体现了他在那个时期内心深处的脆弱和无奈。
然而到了第二句,诗人的心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今老眼应无泪”,表明随着时光的推移,诗人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被子规的叫声触动心弦。此时的他已经变得更为坚强和沉稳,生活中的困扰似乎无法再令他轻易落泪。接下来的“一任声声到月残”则意味深长,意味着诗人已学会泰然处之,任凭子规啼鸣,直至夜深月残,始终平静如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闻子规》是南宋诗人白玉蟾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34年,正值南宋末期。在这期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金朝的灭亡和元朝的建立等。
白玉蟾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文学熏陶。他年少成名,却因时局动荡而多次落榜。在南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人们的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白玉蟾开始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前途命运。
在这段时间里,白玉蟾游历了江南各地,亲身感受到了百姓的生活困境。他在旅途中听闻子规鸟的叫声,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闻子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通过描绘子规鸟的叫声,诗人表达了对战乱和苦难的痛恨,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