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江花月夜

标题包含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秖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0 5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知有多少人能在这样的月光下踏上归途,而当月亮坠落时,那份深沉的情感却充盈了整片江岸的树林。
去完善
释义
乘月:趁着月光;摇情:情感波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为核心,构建了一幅幅绝美的画面。诗人由眼前实景引发联想,从自然景观写到人生哲理,再转入对离别的感怀,最后回归到宇宙的永恒主题。 开篇描绘了春江潮水与明月共生的壮丽景象,“滟滟随波千万里”一句展现了江水与月光交织的动态美。接着,通过“江流宛转遶芳甸”等句,进一步刻画了春夜的柔美氛围,同时融入细腻的感官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出了关于时间和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两句直击人心,探讨了个体生命的短暂与自然规律的恒久之间的矛盾。这种对宇宙奥秘的追问,使得诗歌超越了单纯的景物描写,具备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下半部分则转向了对离别的抒情表达。“白云一片去悠悠”以下数句,借助“扁舟子”、“明月楼”等意象,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的离愁别绪在月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动人。尤其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一句,将真挚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深切的牵挂与期盼。 结尾处,诗人再次回到自然景象,以“斜月沈沈藏海雾”收束全篇,既呼应了开头的宏大场景,又增添了一丝苍茫与哀婉。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清新隽永,堪称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这五个独立而又相互交融的意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此诗大约作于张若虚早年游历江南期间,那时他尚未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但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已有深刻感悟。《春江花月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的思考,也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