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耕读堂诗

标题包含
耕读堂诗
朝骛兮吾畴,象舒兮鸦疾。 暮讽兮吾帷,风喧兮雨密。 蓑衣兮台冠,雪炬兮萤袟。 田丁兮学子,耦歌兮侪习。 米甘兮蔬旨,道腴兮仁实。 养送兮无憾,俯仰兮有适。 尧汤兮吾辟,岂吾欺兮伊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项安世,字平甫,号无庵居士,南宋著名学者、诗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享年109岁。 项安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早上在田野间驰骋,百鸟展翅翱翔。傍晚在帷幕内聆听书声,风雨交加。披着蓑衣头戴草帽,点亮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田野间的学童们,歌声相伴着共同学习。米饭甘甜蔬菜美味,德行丰富内心充实。一生尽心尽力养育他人,无愧于天地之间。舜禹汤文武之道传承至今,我辈有何理由欺骗于稷。
去完善
释义
以下是对这首诗中重点词语的注释: 1. 骛:驰逐;驱驰。这里指早晨赶着去田间劳作。 2. 畴:田地。 3. 象:想象。 4. 舒:缓步。 5. 鸦疾:乌鸦飞得很快的样子,形象地描述了农民劳动的速度。 6. 暮讽:傍晚在帷幕中读书。 7. 风喧:风吹过而喧嚣的声音。 8. 雨密:密集的雨点。 9. 蓑衣:用草编成的雨具,用于遮挡风雨。 10. 台冠:古人头上戴的冠冕。这里指穿着蓑衣的农民头戴竹笠的形象。 11. 雪炬:白色的火炬。这里指萤火虫发出的微弱光芒。 12. 萤袟:萤火虫的尾部发光部分。 13. 田丁:指农田里劳作的农民。 14. 耦歌:形容农民一起劳作时唱的歌。 15. 侪习:共同学习。 16. 米甘:米饭甜美。 17. 蔬旨:蔬菜的美味。 18. 道腴:道德的丰富。 19. 仁实:仁爱的实质。 20. 养送:供养奉送。 21. 无憾:没有遗憾。 22. 俯仰: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23. 有适:有适应,感觉舒适。 24. 尧汤:指尧舜禹三代圣明的君主。 25. 吾辟:我的榜样。 26. 伊稷:伊尹和稷腹,分别指商朝的开国功臣伊尹和周朝的始祖后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农耕生活场景。诗人以平和的语言描述了朝起暮归的田园生活,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诗中,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进行细腻的刻画,如朝起晚归的农活、风中的读书声、辛勤劳作的农夫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乐观态度。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米甜菜香与道德滋味的关系,强调了对道德修养的追求,表现出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思想境界。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耕读堂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项安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6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此时,距离宋朝灭亡还有一百多年,但中原战乱频仍,民生疾苦严重。 在这个特殊时期,项安世作为一位爱国文人,深感国家命运的危机。他曾在朝廷任职,但由于不满当权者的腐败无能,辞官回乡。回到家乡后,他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的生活状况,以笔为剑,抒发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在《耕读堂诗》中,他以耕读为主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读书人的期许。 在诗中,项安世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表达了他在战乱时期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强调了耕读的重要性,认为读书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起到了积极作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