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都下次韵酬松阳叶叔文

标题包含
都下次韵酬松阳叶叔文
君不见昆冈烈焰燔苍穹,中有一气亘天如白虹。 又不见徂徕之山十丈雪,但见磊块硉兀错立于其中。 从来人事看晚岁,不与儿童争此世。 五金流处要璠玙,万木枯时待松桂。 我家松源妙人物,水怪山奇古仙窟。 山含水气生万嘉,水抱山形成百折。 卯山先生山水郎,呼吸水怪含山光。 栽梅不入积李候,植蕙自爱深林芳。 笔端风月三千首,血指前头甘袖手。 腹中文字五千卷,白眼旁边不开口。 流泉百尺松风凉,玉琴一曲自琅琅。 三间茅屋夜有光,直入斗牛何煌煌。 万锺嵯峨剑头米,九州几何太仓粃。 得钱嫁女吾事了,归向空山教儿子。 此时方帽一先生,野老相过无姓名。 草间泥饮同一醉,醉里小诗还自成。 竹杖山边行翠围,松舟水上眠风漪。 山行水宿似有道,或者疑是唐天师。 古来艺达非道许,道在回愚与参鲁。 战于蛮触焉得刚,落尽皮毛吾甚武。 复雷有象地中藏,丰屋无人天际翔。 舍梧养樲师也贱,有芸无揠农之良。 徐行周视故无遗,大道不劳私智窥。 堂堂夏屋忍空旷,扰扰利场同絷维。 我生有志今十龄,黎黄求友昼夜鸣。 迩来渐觉前路阔,旋叫魂魄还精营。 羡君金玉好弟昆,况有百年闾里恩。 浮名于世已无欲,此事向我当深论。 九重城里得斯人,一笑洗尽衣中尘。 路傍看者谁解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项安世,字平甫,号无庵居士,南宋著名学者、诗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享年109岁。 项安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原文: 君不见昆冈烈焰燔苍穹,中有一气亘天如白虹。 又不见徂徕之山十丈雪,但见磊块硉兀错立于其中。 从来人事看晚岁,不与儿童争此世。 五金流处要璠玙,万木枯时待松桂。 我家松源妙人物,水怪山奇古仙窟。 山含水气生万嘉,水抱山形成百折。 卯山先生山水郎,呼吸水怪含山光。 栽梅不入积李候,植蕙自爱深林芳。 笔端风月三千首,血指前头甘袖手。 腹中文字五千卷,白眼旁边不开口。 流泉百尺松风凉,玉琴一曲自琅琅。 三间茅屋夜有光,直入斗牛何煌煌。 万锺嵯峨剑头米,九州几何太仓粃。 得钱嫁女吾事了,归向空山教儿子。 此时方帽一先生,野老相过无姓名。 草间泥饮同一醉,醉里小诗还自成。 竹杖山边行翠围,松舟水上眠风漪。 山行水宿似有道,或者疑是唐天师。 古来艺达非道许,道在回愚与参鲁。 战于蛮触焉得刚,落尽皮毛吾甚武。 复雷有象地中藏,丰屋无人天际翔。 舍梧养樲师也贱,有芸无揠农之良。 徐行周视故无遗,大道不劳私智窥。 堂堂夏屋忍空旷,扰扰利场同絷维。 我生有志今十龄,黎黄求友昼夜鸣。 迩来渐觉前路阔,旋叫魂魄还精营。 羡君金玉好弟昆,况有百年闾里恩。 浮名于世已无欲,此事向我当深论。 九重城里得斯人,一笑洗尽衣中尘。 路傍看者谁解此
去完善
释义
君不见昆冈烈焰燔苍穹: 昆冈:昆仑山的简称,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山,这里比喻烈火焚烧的地方。燔苍穹:焚烧天空,形容火势很大。 又不见徂徕之山十丈雪: 徂徕山: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新泰市,这里用徂徕山比喻积雪覆盖的山脉。 从来人事看晚岁,不与儿童争此世: 晚岁:晚年。这句意思是,人到晚年才能真正看清楚事情,不会像小孩那样去争抢这世界的一切。 五金流处要璠玙: 五金:五种金属,这里泛指各种金属。璠玙:美玉,这里比喻人才。这句意思是在各种金属流动的地方,更需要像美玉一样的人才。 万木枯时待松桂: 松桂:松树和桂树,这里是比喻在万物枯萎的时候,只有松桂依然挺拔。 我家松源妙人物: 松源:地名,这里可能是作者的家乡。 卯山先生山水郎: 卯山:地名,可能指浙江省的卯山。山水郎:管理山林的水官,这里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自己。 腹中文字五千卷: 文字五千卷:这里的“文字”指的是书籍,“五千卷”是夸张的说法,表示学识渊博。 草间泥饮同一醉: 泥饮:烂醉如泥,形容饮酒过量。 舍梧养樲师也贱: 舍梧:舍弃梧桐树,这里比喻不任用贤能的人。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项安世的《都下次韵酬松阳叶叔文》,描述了作者与其朋友之间深厚的交情和共同的理想追求。全诗情感激昂、语词华丽,形象地描绘出二人之间的友谊以及作者的人格魅力。 首先,作者以昆冈烈焰和徂徕之山的自然景观喻示其朋友的坚强性格和高尚品质。他们如同山间的白雪松桂,在人生的风雨中成长和坚守。同时,作者以“五金流处要璠玙,万木枯时待松桂”揭示其对于真正的朋友的期许和尊重。 接下来,诗人以其家乡的美景作为背景,展现出其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向往。他以家乡的山川河流、山林植被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体现出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随后,诗人用“卯山先生山水郎”赞美其朋友的人品才学,强调其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通过“笔端风月三千首,血指前头甘袖手”展现出其执着的文学追求和无悔的人生选择。 然后,诗人运用“流泉百尺松风凉,玉琴一曲自琅琅”展示其幽静的生活状态和悠然自得的心境。他不求名利,只愿回归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超脱物外的精神追求令人赞叹不已。 紧接着,诗人以“此时方帽一先生,野老相过无姓名”描绘其普通而又美好的生活景象。他与乡邻朋友饮酒赋诗,共享田园之乐。这种平淡而充实的生活令他感到幸福满足。 之后,诗人又以“复雷有象地中藏,丰屋无人天际翔”警示世人不要被世俗纷扰所迷惑,应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本真。他用“舍梧养樲师也贱,有芸无揠农之良”告诫人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过分强求。 最后,诗人以“我生有志今十龄,黎黄求友昼夜鸣”表达出其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己的期许。他希望通过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激励,共同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项安世是南宋著名文人、学者。他的诗歌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这首诗是他写给松阳叶叔文的回信,通过次韵的形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在南宋时期,中原沦陷,金兵南侵,百姓疾苦,家国之痛深深地影响着诗人。项安世的许多诗篇都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丰富,曾任职于各地,对民生疾苦有着切身的体会。 这首诗创作的年代,南宋正处在社会动荡之中,一方面由于战争的影响,百姓生活困苦;另一方面,由于朝廷的腐败无能,政治黑暗,使得民间疾苦更为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项安世通过对友情的赞美和对文学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