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虹洞
九酝耐留春,檀心娇未吐。
须结舞霓技,怕作行云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多次酝酿保留的春天,像檀香般的花蕊仍未开放。它们必须用优美的舞蹈和姿态吸引人,担心如云彩一样消失。
去完善
释义
1. 九酝:即九酝酒,一种酒的名称,这里用来形容酒的醇厚滋味。
2. 檀心:檀木的心材,这里用来比喻娇嫩的花朵。
3. 结:凝聚、积累的意思。
4. 舞霓技:指技艺高超的舞蹈,这里借指花朵摇曳生姿的美景。
5. 怕作:担心成为的意思。
6. 行云:流动的云彩,这里用来比喻花朵随风飘落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玉虹洞》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时大自然的美好景象。诗人以“九酝耐留春”起笔,意味着春天的到来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仿佛是酝酿已久的美酒终于得以呈现。接下来的“檀心娇未吐”则进一步传达了春意盎然的画面,檀心的娇艳象征着花朵的绽放,还未完全绽放的姿态又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期待。
随后,诗人又以“须结舞霓技,怕作行云去”收尾,寓意着大自然的美景就像云彩般变幻莫测,需要人们用心去欣赏和把握。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启示:生活中的美好时刻转瞬即逝,我们要学会珍惜并尽情享受。整首诗借景抒情,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虹洞》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尖锐。宋金战争持续不断,而南方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文化繁荣。
许及之,字温甫,祖籍浙江温州,曾担任州县官员。他一生勤奋好学,尤其擅长五言诗。在创作《玉虹洞》时,许及之已经年过半百,正处于人生的成熟期。他曾游历江南各地,对山水风光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次游览玉虹洞,他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洞中美景的诗篇。
当时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游览名胜古迹,欣赏自然风光,并在游览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感慨。许及之也不例外,他在游览玉虹洞时,被洞中的奇景所吸引,同时也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种感慨在诗中得到体现,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意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