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吟
三百六旬有六日,光阴过眼如奔轮。
周而复始未尝息,安得四时长似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年三百六十天,时间过得像车轮滚滚向前。日子周而复始从未停歇,又怎能让四季都如同春天一般温暖宜人。
去完善
释义
1. 三百六旬:一年的总天数。古时候一年有32个节气,每个节气15天,总共是360天,此外还有两个“闰月”,所以是一年三百六十天。
2. 过眼:形容时间流逝快速,如同眼睛一闭一开之间。
3. 奔轮:奔驰的车轮,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速度极快。
4. 周而复始:指的是日月星辰不断循环更替,引申为事物不断的循环。
5. 安得:怎么能够。
去完善
赏析
《光阴吟》是宋代诗人邵雍创作的一首感叹时光流逝的诗词。诗中,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的景象。“三百六旬有六日”意指一年365天,表达了时间的连续性。而“光阴过眼如奔轮”则形象地描述了时间流逝的速度之快,宛如车轮滚滚向前。接下来,“周而复始未尝息”点明时间永不停止的特点,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然而,现实中的四季更替并不总是如春天那样美好,故而有“安得四时长似春”的感叹。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无情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无常的无奈与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光阴吟》是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诗人邵雍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77年,即北宋神宗熙宁十年。
在这一年里,邵雍已经68岁,他的一生都在寻求真理和学术研究。他的学术成就主要在儒学、道家学说以及易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道学。这一时期的邵雍已经步入老年,对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对时间有了更多的思考。因此,他在《光阴吟》中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这一时期,北宋王朝内外矛盾日益尖锐。在国内,由于官僚体制的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对外则面临着西夏、辽等国的威胁。然而,邵雍身处这样的时代,却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坚信道的光明终将战胜黑暗。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光阴吟》中得到了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