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看月

标题包含
秋夜看月
木落山空秋最多,登楼无奈月明何。 老僧得句诗偏好,夜雪涨谿荞麦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落叶纷纷飘散在空寂的山中,我登上高楼却无奈月光明亮得让人不知所措。年老的僧人善于写诗寻得美好诗句,夜间下起了大雪,使溪流涨满,与荞麦花开相映成趣。
去完善
释义
1. 木落山空:指秋天树叶掉落,山林显得空旷的景象。 2. 秋最多:秋天景色最美。 3. 登楼无奈:指登上高楼看到明月美景,心中无奈世事无常。 4. 月明何:对月亮明亮的感叹。 5. 老僧:这里指诗人自己。 6. 得句:得到诗句。 7. 诗偏好:认为诗歌是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最佳方式。 8. 夜雪涨谿:夜晚下雪,雪水使溪流变得湍急。 9. 荞麦花:荞麦的花,这里用来形容雪花的洁白。
去完善
赏析
《秋夜看月》这首诗歌以“木落山空”开篇,营造了一种秋天肃杀、凋零的氛围。接下来的“登楼无奈月明何”,通过描绘月光的明亮,衬托出诗人无法言说的感慨与忧虑。第三句中的“老僧得句诗偏好”,用老僧的诗意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己处境的反思。最后一句“夜雪涨谿荞麦花”,将秋夜的寒冷和明亮的月光相融合,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宁静的画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看月》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释云岫创作的。这首诗创作于唐末五代时期,具体时间难以确定,大约在9世纪末到10世纪初。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释云岫(生卒年不详),又名云岫山人,唐朝著名僧人、诗人和画家。他少年时即出家为僧,后游历四方,广交名士,以诗画著称于世。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反映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描绘山水风光的浪漫主义诗篇。 在这个特殊时期,释云岫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通过《秋夜看月》一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在诗中,他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团圆和安宁的渴望。然而,当时的现实却是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这种强烈的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