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寒玉细凝肤。
清歌一曲《倒金壶》。
冶叶倡条遍相识,争如。
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须臾。
芳时偷得醉工夫。
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
豁得平生俊气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罗帐轻轻地垂下,银烛映照着背后的身影,我们在这欢愉之中,放纵一生中的潇洒与豪气。
去完善
释义
冶叶倡条:形容柳树的枝条柔美;争如:怎比得上;豆蔻:比喻少女的青春年华。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女性之美的赞美以及对青春岁月的留恋。上片着重于对外貌和歌声的描绘,用“寒玉”、“清歌”等形象化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清新脱俗的女子形象。下片则转向对青春短暂的感慨和对欢愉时光的珍惜,“年少即须臾”一句点明主题,表达了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的思想。全词结构紧凑,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反映了苏轼豁达不羁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早期仕途阶段,大约在宋仁宗嘉祐年间。彼时的苏轼正值青春年少,才华横溢,意气风发。他初入仕途,对人生充满憧憬与热情,同时也沉醉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此词便是他在这样的生命阶段,以细腻笔触描绘一场春夜宴饮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少年才子对美酒、佳人、良辰的欣赏以及对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