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 其二
要与松筠共岁寒,听它青女苦雕残。
不于叶上添生色,谁辨刚中一寸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要跟松竹共度寒冷的季节,聆听着风雪肆虐的声音。
并不在叶片上增添新的色彩,谁能分辨其中那一丝坚韧的红呢?
去完善
释义
1. 松筠:松树与竹子,喻指品德高洁之士。
2. 岁寒:一年的寒冷时节,常用来形容艰苦的环境或时间。这里比喻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坚持操守。
3. 青女:古代神话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这里代指寒冷的冬季。
4. 雕残:雕琢摧残,这里指严寒对植物的破坏。
5. 叶上:树叶之上,这里指枫叶的表面。
6. 生色:增添色彩,使事物更加生动活泼。
7. 刚中:坚强的内心。
8. 一寸丹:丹,朱砂;一寸丹,极言其红艳,比喻赤诚之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红叶”为主题,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将红叶与松筠等象征坚韧的植物进行类比,表达了对它们共同度过寒冷岁月的美好愿景。同时,诗人以“青女”来暗指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意味着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品质,就如同红叶一样,虽然面临着风霜的摧残,依然能展示出自己独特的色彩。
诗人通过对红叶的独特描绘,表达了自身对于品格坚定、不惧困境的精神追求。虽然生活艰难困苦,但诗人坚信只要拥有坚定的意志和品质,就能如红叶一般,绽放出自己的光彩,展现出内心的丹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红叶 其二》是南宋诗人释居简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秋末冬初时节,山林间层林尽染、红叶满地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红叶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70年左右。
人生际遇:释居简(1164-1246),字敬叟,号北涧老人,出生于江南吴县一个书香世家。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情,然而命运多舛,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及第。后来他看破红尘,出家为僧,成为一名诗人、书法家和学者。释居简在晚年时回到家乡,过着隐居的生活,直至去世。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下侵略,而南宋朝廷则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归隐山林,以求心灵的慰藉。释居简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故乡的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