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庭芳

标题包含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南风光无限美好,有千钟美酒可供畅饮,再配上这一曲《满庭芳》,真是惬意至极。
去完善
释义
锺:古代的一种酒器;《满庭芳》:词牌名。
去完善
赏析
上片起笔便以“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点明主题,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与否定,认为这些都不值得人们为之奔忙。接着,“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体现了一种宿命论的观点,既然一切皆有定数,又何必纠结于强弱之分。随后,“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展现出词人想要趁着年华尚好,摆脱世俗束缚,释放内心狂放不羁的一面。“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进一步强调要以醉酒的方式来度过这漫长的人生,忘却尘世烦恼。 下片开始进行深入思考,“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感叹人生短暂,而忧愁却占据了一半时光,令人无奈。“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表明不必执着于无谓的是非争论,应看淡一切。最后,“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画面,在清风明月之下,享受自然之美,有美酒相伴,还有动人的乐曲,将词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词行文流畅,从对功名利禄的批判,到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再到最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苏轼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那时他正处于人生低谷。在经历了“乌台诗案”的磨难后,苏轼对仕途的沉浮有了更为透彻的认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是他看淡功名利禄后的感慨。此时的苏轼,已过不惑之年,曾经的理想抱负遭受重创,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选择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面对生活,在困境中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自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旷达情怀的词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