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校艺排号次成二绝呈元辅 其二

标题包含
校艺排号次成二绝呈元辅 其二
明日谯楼榜已开,网疎宁免有遗才。 诸生莫作冬烘看,二老曾经眊矂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丰(1036-1107),字幼度,号知稼翁,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 曾丰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历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明天考场公布了榜单,稀疏的网难免会漏掉一些人才。学生们不要以为自己就不行,连两位老先生都曾灰心丧气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谯楼:古代城门上建造的楼,用以瞭望敌情。这里指官府公布选拔成绩的地方。 2. 榜:公告、布告。 3. 网疎:指选拔人才的制度不严密,可能会有遗漏的人才。 4. 冬烘:形容人的头脑昏聩、固执。这里是告诫诸生不要小看这次选拔。 5. 二老:指的是元辅(诗中提到的“元辅”可能是指宋代政治家吕蒙正)和其他德高望重的老人。 6. 眊矂:眼神模糊,看不清楚。这里是说元辅也曾经历选拔过程,感慨世事变化。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曾丰以明快而幽默的笔触描绘了考场选拔的过程。首先,诗人用“明日谯楼榜已开”这句开门见山,直接表达了考试的紧张氛围和期待之情。然后,他以“网踈宁免有遗才”来形容选拔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即使选拔范围广泛,也不能确保所有人才都能被发掘出来。在这里,诗人用“网”来比喻选拔的标准和方法,形象地传达了选拔的公正性。 接下来,诗人提醒考生们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愚钝的人(冬烘),因为即使是两位智慧的老者也曾有过迷茫困惑的时候(二老曾经眊矂来)。这实际上是在鼓励考生保持自信,相信自己也有成为优秀人才的潜质。诗人通过这个比喻,传达出每个考生都有可能脱颖而出的道理,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积极向上的画卷。 总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寓情于景的手法,巧妙地将选拔过程的紧张气氛、公正性和考生的信心融入其中,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校艺排号次成二绝呈元辅 其二》是宋代诗人曾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也就是北宋时期。在北宋时期,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士人阶层热衷于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曾丰正是这一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官至尚书省左司郎中。 在创作这首诗时,曾丰正在参与一场文坛盛会,即校艺排号次的活动。校艺是指对文学作品的评审和选拔,排号次则是对优秀作品进行排名。在这次活动中,曾丰以自己的才情和对文学的独到见解,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和尊重。 此外,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尤其是文学领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他们以诗词歌赋为载体,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人生感悟等,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貌。曾丰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既有对现实的关心,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