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珠溪赋八音体 其一
金筛薜萝月,玉戛琅玕风。
石根一睡美,幽尚谁与同。
丝棼俗士怀,颠倒崔烈铜。
竹筇肯俱来,独予两诗穷。
匏瓠亦缠藤,永日闭梵宫。
土花侵道碧,晚翠初空蒙。
革华共徘徊,爱此山丛丛。
木犀约重游,小待香玲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筛薜萝月:月光穿过稀疏的藤蔓洒落下来;
玉戛琅玕风:风声如同玉石般清脆悠扬。
石根一睡美,幽尚谁与同:山石下熟睡的景色多么美好,这静谧的世界有谁愿意与我共享?
丝棼俗士怀,颠倒崔烈铜:那纷扰纷繁的世界使俗人怀念,甚至不惜为了利益争权夺利。
竹筇肯俱来,独予两诗穷:只有你我愿一起来到这个美好的地方,而我的诗文却仍然贫瘠。
匏瓠亦缠藤,永日闭梵宫:葫芦藤缠绕着,仿佛永远关闭的佛门。
土花侵道碧,晚翠初空蒙:泥土侵蚀了道路,绿色晚景在朦胧中开始显现。
革华共徘徊,爱此山丛丛:我们漫步在山间,喜爱这里丛生的树木。
木犀约重游,小待香玲珑:期待着再次拜访,等待桂花盛开、香气四溢的时刻。
去完善
释义
《夏日珠溪赋八音体 其一》方岳:这是一首描述夏日珠溪美景的诗。以下是对诗中部分词句的注释。
1. 金筛薜萝月:金筛,指月光洒在树林间如同金筛滤过;薜萝,一种植物,这里用来形容林荫;月,指月光。
2. 玉戛琅玕风:玉戛,指风吹过玉石般的感觉;琅玕,一种玉石,这里用来形容树叶的声音。
3. 石根一睡美:石根,指石头下的地方;一睡,指短暂的休息;美,指美好、舒适。
4. 丝棼俗士怀:丝棼,指丝麻混乱的状况;俗士,指世俗之人;怀,指情怀。
5. 颠倒崔烈铜:颠倒,指胡说八道;崔烈,人名,东汉时期官员,这里用来讽刺那些热衷于名利的人。
6. 竹筇肯俱来:竹筇,指竹子制成的手杖;肯,表示同意;俱来,一起到来。
7. 匏瓠亦缠藤:匏瓠,指葫芦;亦,也;缠藤,指藤蔓缠绕。
8. 土花侵道碧:土花,指苔藓;侵道,侵占道路;碧,绿色。
9. 爱此山丛丛:爱,喜欢;此,这;山丛丛,指山峦重叠。
10. 木犀约重游:木犀,即桂花;约,约定;重游,再次游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八音”为主题,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这八种古代乐器或物品作为线索,逐句展开描述和抒发情怀。全诗结构紧凑,意境优美,作者通过描绘不同景物,展示了一幅夏日珠溪的美好画卷。
首联“金筛薜萝月,玉戛琅玕风”,形象地展现了月光透过薜萝叶子的情景,犹如金筛般明亮;琅玕风吹过,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一把玉质的乐器在演奏。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一幅宁静美丽的夏夜图景。
颔联“石根一睡美,幽尚谁与同”,通过对石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愿望。在这幽静的环境中,谁能与之共享这份宁静美好呢?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知音的期待。
颈联“丝棼俗士怀,颠倒崔烈铜”,这两句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不满和对高尚情操的赞美。诗人认为那些沉迷于名利斗争的人内心充满了烦恼,而高尚之人却能超脱凡尘,如同崔烈铜那样坚定正直。
尾联“木犀约重游,小待香玲珑”,诗人表示希望在木犀花开时节再次游览珠溪,欣赏那香气四溢、姿态优美的木犀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珠溪赋八音体 其一》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年份未知。
在创作这首诗时,方岳正处于他人生的失意时期。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尽管方岳才华横溢,但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始终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对于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和无奈。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沉沦,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他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诗歌之中,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在这一时期,南宋文坛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强调诗文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受到禅宗、道家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一些文人开始追求个性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方岳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既体现了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又展现出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审美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