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风一首谢张漕子温惠示诗卷

标题包含
古风一首谢张漕子温惠示诗卷
前辈久零落,老成惊创见。 平生耻问津,如今真北面。 胸中五色丝,织此锦绣段。 见之心孔开,照眼光烂烂。 我亦好吟咏,忍饥说刍豢。 辛勤三十年,功效无一线。 偶兹得大嚼,味永不忍咽。 嘉惠讵敢忘,仁风敬扬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喻良能(1009年-1062年),字叔奇,号香山居士,又号锦里先生。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苏轼等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喻良能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仁宗天圣...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前辈早已凋零离去,老一辈的见识令人惊叹。 他们一生以提问为耻,如今果真是值得尊崇的人。 他们心中五光十色,编织出这华丽的篇章。 看到它内心豁然开朗,光芒璀璨如焰火。 我也喜爱诗词歌赋,纵使挨饿也要谈论美食。 辛苦耕耘三十载,成绩却毫无所成。 偶然得到这个绝佳的机会,美味令人难以忘怀。 感激你的厚爱,愿把这良言佳音广为传播。
去完善
释义
1. 张漕子温:喻指张慈明。子温是其字,张慈明是南宋末年的文人,曾任安徽宿州通判。 2. 前辈:此处指喻良能的前辈诗人。 3. 零落:指去世或失散。 4. 老成:此处指喻良能。喻良能年纪较大,但还未去世,故称“老成”。 5. 问津:询问路径,这里指向前辈请教。 6. 北面:古代学生拜见老师时面向北方,因此用“北面”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7. 五色丝:古人认为五色丝可以驱邪避邪,这里比喻张慈明的诗歌如同五色丝一样美丽。 8. 锦绣段:指华美的诗句。 9. 心孔开:形容心情愉悦,心境开朗。 10. 光烂烂:形容光芒耀眼。 11. 忍饥说刍豢:喻良能自谦自己的诗歌水平不高,如同饥饿的人谈论美食。 12. 三十年:喻良能活到八十八岁,这里的“三十年”是他对自己创作生涯的一个概数。 13. 大嚼:喻良能觉得自己得到了张慈明的指点,犹如饱餐一顿美味佳肴。 14. 味不忍咽:喻良能觉得张慈明的诗歌太好,让他不舍得轻易地读完。 15. 嘉惠:受到张慈明的恩情。 16. 仁风:张慈明诗歌中表现出的仁爱之风。 17. 扬扇:喻良能为张慈明的诗歌传播尽力,就像手持扇子为其鼓劲。
去完善
赏析
《古风一首谢张漕子温惠示诗卷》赏析: 这首古风诗以诚挚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前辈诗人由衷的敬意。首联“前辈久零落,老成惊创见”表达了作者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自己的谦逊态度。颔联“平生耻问津,如今真北面”则表明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矢志不渝的精神。颈联“胸中五色丝,织此锦绣段”和尾联“我亦好吟咏,忍饥说刍豢”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诗歌的热爱和献身精神,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风一首谢张漕子温惠示诗卷》是南宋诗人喻良能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59年,当时南宋王朝正面临着金国的侵略,国家局势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喻良能作为一个文人,无法直接投身战场为国家尽忠,但他选择了以诗言志,通过诗歌抒发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忧虑。 在这一年里,喻良能的个人生活也不平静。他的父亲去世,使得他痛失至亲,心情沉重。然而,在悲痛之中,他仍不忘关注国事,关心民生。他在诗中写道:“四海波涛接九垠,几番衣袂绝江滨”,表达了对国家危难的深深忧虑。 此外,喻良能还提到了时代的背景,如“天朝人物半东藩,庙堂应得商岩老”,这是对南宋朝廷的期望,希望朝廷能够任用贤能,共同抵抗外敌入侵。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时代的大背景下,通过对个人生活的描述,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