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凤钩(同前)

标题包含
金凤钩(同前)
雪消闲步花畔。试屈指、早春将半。樱桃枝上最先到,却恨小梅芳浅。 忽惊拂水双来燕。暗自忆、故人犹远。一分风雨占春愁,一来又对花肠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补之(1059年-1113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晁补之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晁端友为进士出身,曾任扬州司户参军。他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三岁。
去完善

译文
雪花消融后,我在花坛边悠闲地散步。试着屈起手指算一算,春天已经过了一半。樱桃树上最早开花,遗憾的是小梅的花期比较短。 忽然间,我被双飞来的燕子惊喜到。我暗自回忆,老朋友现在还在远方。春雨和春风总是让人感到忧愁,每次看见花开,就会想起他们,让人肝肠寸断。
三岁。
去完善
释义
雪消:冰雪融化。 花畔:花丛旁边。 屈指:弯曲手指计算时间。 樱桃:樱桃树。 却恨:遗憾的是。 小梅:梅花。 芳浅:指梅花香味淡薄。 忽惊:突然惊讶。 拂水:轻轻掠过水面。 双来燕:成对的燕子飞来。 暗自忆:暗自回忆。 故人:老朋友。 犹远:仍然遥远。 一分:一点儿。 风雨:刮风下雨的天气。 占春愁:占据了春天的忧愁。 对花肠断:面对花朵时心中难过。
三岁。
去完善
赏析
《金凤钩(同前)》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象的词作,词人通过对早春景物的观察,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三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凤钩(同前)》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晁补之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86年至1117年之间,正是晁补之任职地方官员并参政议政的时期。在这期间,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国家政治昏暗,人民疾苦重重。然而,晁补之在文学创作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被誉为“文坛泰斗”。 作为一位心怀天下的士大夫,晁补之关心民生疾苦,对国家的治理颇有见地。他曾多次上疏皇帝,提出改革弊政的建议,但并未得到重视。这使得他感到无奈和痛心,因此在诗中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朝廷的失望。 另一方面,晁补之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了波折。他与妻子相知相爱,但在宦海沉浮的岁月里,两人聚少离多。妻子的病逝使他悲痛欲绝,也成为了他创作这首词的重要动力。因此,《金凤钩(同前)》既反映了时代的苦难,也表现了诗人个人的命运感慨。
三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