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七三
默时说,说时默。
白云无定心,青山有奇骨。
半夜月移兮老兔推,百川潮落兮长鲸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沉默的时候专注思考,说话时保持冷静。
白云变幻莫测,青山屹立不倒。
月亮在半夜移动,老兔紧随其后;百川涨落,长鲸潜藏其中。
去完善
释义
1. "默时说,说时默":这句意为沉默时和说话时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强调在动静之间都应保持内心的平衡。
2. "白云无定心":这句中的"白云"指代禅宗修行者,"无定心"则描绘了禅宗追求的精神境界——心灵自由,不受束缚。
3. "青山有奇骨":这句中"青山"是隐士的象征,"奇骨"比喻品质高洁的人,整句意味着隐逸之士有高尚的品质。
4. "半夜月移兮老兔推":这句描绘了夜晚的月色变化,"月移"表示月亮移动,"老兔推"是用神话传说故事中的"玉兔推月"来描述月亮的运行。
5. "百川潮落兮长鲸没":这句比喻百川之水入海,"潮落"指潮水退去,"长鲸没"是说巨大的鲸鱼潜入水中,形象地表现出一切事物都会回归于寂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宏大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于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诗中“默时说,说时默”传达了禅宗的领悟方式,强调在沉默与言说之间寻找内在的平衡点。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述白云、青山、月亮和大海等自然景观,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心无旁鹜与自然无争的精神面貌。特别是“半夜月移兮老兔推,百川潮落兮长鲸没”两句,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大自然的伟大力量,而且暗示了在不断的运动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衡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沉的禅宗智慧、优美的诗意表达和富有哲理的自然描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七三》是宋代著名诗人释正觉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9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如金兵入侵、宋朝政治腐败等。
释正觉作为一位禅宗大师,他的生活轨迹与该时期的动荡历史息息相关。他的一生都在寻求心灵的平静和人生的真谛,通过禅修和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这首诗中,他以禅人的形象出现,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禅人”指的是修行禅定的僧侣,他们以追求心灵的解脱为目标。“化主”则是指布施者或施主,他们在物质上支持僧侣的生活和修行。“写真求赞”意味着僧侣请求施主为其画像并给予赞美。
在诗中,释正觉表达了对自己修道的自信和对禅定境界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解脱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种观念反映了他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信仰的坚定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