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淑妃
东昏当日宠容华,潘妃步步生莲花。
阅武堂前种杨柳,玉儿雪腕亲沽酒。
莲花不见杨柳空,苍烟白露杂悲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年东昏宠爱着容颜美丽的女子,潘妃每走一步都像是生出一朵莲花。
阅武堂前栽下了杨柳树,美丽如玉的女子亲自斟酒。
莲花和杨柳都不见了,只留下苍茫的烟雾、露水和萧瑟的秋风。
去完善
释义
1. 东昏:指南朝宋废帝刘子业。他沉湎于酒色,不务正业,暴虐无道,被后世称为“东昏”。
2. 潘淑妃:潘妃是指潘淑妃,南朝刘子业的妃子。潘淑妃非常美丽,而且聪慧过人,善于揣摩刘子业的心意,因此深受宠爱。潘淑妃曾被誉为“天下第一美女”。
3. 步步生莲花:形容潘淑妃走路时步态优美,如同莲花般摇曳生姿。这里用“步步生莲花”来形容潘淑妃的轻盈优雅。
4. 阅武堂:古代皇帝阅兵的地方。在这里,作者通过描绘潘淑妃在阅武堂前的场景,表现出潘淑妃与皇帝的亲密互动。
5. 杨柳:在古代诗词中,杨柳常常代表着离别和思念。这里作者用杨柳来暗示潘淑妃与皇帝的悲剧结局。
6. 玉儿:指潘淑妃。在这里,作者用“玉儿”来称呼潘淑妃,表现出了对她的喜爱和尊重。
7. 雪腕亲沽酒:形容潘淑妃亲自为皇帝斟酒的美妙画面。这里的“雪腕”是形容潘淑妃的手臂洁白如玉,如同冰雪一般。
8. 莲花不见杨柳空:形容潘淑妃与皇帝的悲剧结局。莲花象征着潘淑妃的美丽和高雅,杨柳则代表着他们的离别和思念。这句诗意味着潘淑妃和皇帝的爱情已经走到了尽头,只剩下无尽的思念。
9. 苍烟白露:形容秋天的景象。这里用“苍烟白露”来象征潘淑妃与皇帝的悲剧命运。
10. 悲风:形容悲伤的情绪。这里用“悲风”来强调潘淑妃与皇帝的悲剧结局。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宫廷女子生活,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其孤独和失落的作品。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潘淑妃当年受到皇帝的宠爱,她的每一个步伐都如同步步生莲花的仙子一般。然而,随着皇帝的离世,一切美好的时光也随风而逝,剩下的只有荒芜的宫廷和她自己。诗人通过"阅武堂前种杨柳,玉儿雪腕亲沽酒"这两句描绘了潘淑妃在寂寞的岁月里,以酒为伴的场景。最后两句则笔锋一转,以"莲花不见杨柳空,苍烟白露杂悲风"的画面表现出潘淑妃内心的悲痛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曾风光无限的宫廷女子的悲剧命运,令人感叹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潘淑妃》是南宋诗人喻良能在其晚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国内社会矛盾激化,战争频仍。在此背景下,喻良能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知识分子,深感忧虑。他曾在朝为官,但因政见不合而辞官归隐。在他的晚年生活中,他关注时事,以诗言志,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首诗中,喻良能将历史人物潘淑妃作为比喻,讽刺了当时权贵的奢侈享乐和贪污腐败现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通过回顾潘淑妃的历史故事,喻良能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要珍惜当下,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