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终风行

标题包含
终风行
北风驾寒万窍号,声如八月江上涛。 又疑大鹏上青霄,南溟水击抟扶摇。 昆阳阵败虎豹嘷,撼城飞瓦千兵逃。 焚轮夜起狂终朝,直忧卷屋掀重茅。 我居门巷如荒郊,衾无缋罽裘无羔,苦寒猎猎吹缊袍。 笑引藤樽漱浊醪,不妨高卧醉陶陶。 梦骑天马腾长飚,睥睨玉台阊阖高。 风声诗兴两鬭豪,醉中一扫白云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麟之"的相关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相关信息不足。如果您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
去完善

译文
北风呼啸带着寒冷的气氛,声音如同八月的江河波涛汹涌。我又仿佛看到了大鹏鸟冲上云霄的画面,它挥舞着翅膀拍打在南溟的水面上。在昆阳的战场上,败军之将犹如虎豹一般嚎叫,数千名士兵被震撼得四散逃跑,如同狂风卷起屋顶的瓦片。夜晚,火轮突然升起,席卷了整座城镇,让人们担忧自己的房屋和茅草会不会被掀翻。我所居住的地方,就如同一处荒凉的郊外,被子破烂不堪,没有皮毛可以保暖,只有一件满是皱纹的外套抵抗严寒。笑着拿出藤木酒壶,品尝着混浊的酒液,即使醉倒在这冷风中也不妨事。梦境中骑着天马,奔驰在狂风之中,俯视着高楼林立的城市。这风声中的诗意与激情,宛如一次豪放的挑战,让我在醉意中挥洒出一首首白云般的诗篇。
去完善
释义
《终风行》:该诗为古人周麟之所做,描绘了凛冽的寒风景象。 1. 北风驾寒万窍号,声如八月江上涛:描述北风吹过,声音如同八月的江水波涛汹涌。其中"驾寒"表示寒气更盛,"万窍号"形容风呼啸而过。 2. 又疑大鹏上青霄,南溟水击抟扶摇:这句使用大鹏鸟作为比喻,形容风势猛烈。"南溟"指南海,"抟扶摇"出自庄子的《逍遥游》,描绘了大鹏鸟乘风而起,直上青天的景象。 3. 昆阳阵败虎豹嘷,撼城飞瓦千兵逃:此句将场景切换到战场,描述大风引发混乱,房屋倒塌,士兵四散而逃。"昆阳"是一个古地名,这里借用来代指战场。 4. 焚轮夜起狂终朝,直忧卷屋掀重茅:"焚轮"是一种古代神话中的大风,这里的"狂终朝"表示狂风肆虐一整天。"卷屋掀重茅"是指大风吹得屋顶翻涌,连厚重的茅草都被掀起。 5. 我居门巷如荒郊,衾无缋罽裘无羔,苦寒猎猎吹缊袍:诗人以自己为例,表达在这样的严寒天气中,尽管衣不蔽体,依然能乐观面对。"缋罽"是锦绣毛毯,"裘无羔"表示没有华丽的毛皮大衣。"缊袍"是用乱麻纤维制成的衣裳,此处借指简陋的衣物。 6. 笑引藤樽漱浊醪,不妨高卧醉陶陶:尽管生活困苦,但诗人依然能从饮酒中获得快乐。"藤樽"是一种用藤条制作的酒器,"浊醪"是对酒的俗称。 7. 梦骑天马腾长飚,睥睨玉台阊阖高:诗人幻想着在梦中骑着天马,驰骋在广阔的天地间,展现出高傲的气质。"玉台阊阖"指的是天上的宫殿,这里用作比喻。 8. 风声诗兴两闘豪,醉中一扫白云谣:在大风中,诗人的创作激情与风的力量相互竞争,展现出了壮志豪情。"白云谣"是指古人赞美白云的诗歌。
去完善
赏析
《终风行》是一首描绘冬日北风吹拂的诗篇。诗人用生动的笔触,形象地描述了寒风呼啸的场景,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示了在寒风中乐观生活的态度。 诗的开篇以“北风驾寒”、“声如八月江上涛”展现出冬日的寒冷与风的浩渺。紧接着,诗人通过“疑大鹏上青霄”、“南溟水击抟扶摇”的描绘,将寒风的风力比拟为庞大的鹏鸟展翅翱翔,尽显风的力量与威严。 随后,“昆阳阵败虎豹嚎”、“撼城飞瓦千兵逃”两个画面,将风的威力具体化,使人感受到狂风席卷而来的恐怖场景。同时,诗人巧妙地将这些景象与现实中的生活环境相结合,突显出尽管环境恶劣,但依然要努力面对的积极态度。 诗的中段,描述了诗人在凛冽寒风中的日常生活。尽管身处的条件简陋,他依然能“笑引藤樽漱浊醪”,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接着,诗人在“梦骑天马腾长飙”、“睥睨玉台阊阖高”的画面中,展现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心怀高远之志的形象。 结尾部分,诗人用“风声诗兴两鬪豪”和“醉中一扫白云谣”传达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昂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既传达了寒冷的冬日景象,又表现出诗人坚韧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终风行》是唐代著名诗人周麟之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世纪中叶,正值唐玄宗统治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唐帝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和辉煌,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然而,在这首诗的背后,周麟之的生活却并不如意。他自幼聪明过人,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科举考试屡次不第,使他备受挫折。尽管生活困苦,但他始终坚守信念,勤奋努力,终于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终风行》中,周麟之以饱满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这首诗歌不仅反映了周麟之个人的命运波折,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普遍的社会困境和精神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