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君不见明星映空月
君不见明星映空月,太阳朝升光尽歇。
君不见凋零委路蓬,长风飘举入云中。
由来人事何尝定,且莫骄奢笑贱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难道没有看到明亮的星星与映照天空的月亮,太阳从东方升起,光芒渐渐消退。您难道没有看到枯萎的蓬草沿途飘落,被大风吹拂进入云端。自古以来人事变化无常,所以请不要以富贵为荣,嘲笑贫穷。

去完善
释义
1. 明星:明亮的星星。
2. 太阳:指太阳的光芒。
3. 朝升:早晨升起。
4. 光尽歇:光芒完全消失。
5. 凋零:凋谢零落。
6. 委路蓬:落在路边的蓬草。
7. 长风:大风。
8. 飘举:飘荡起伏。
9. 入云中:飞入云层中。
10. 由来:自古以来。
11. 人事:人世间的事情。
12. 何尝定:何曾一定。
13. 且莫:暂且不要。
14. 骄奢:傲慢奢侈。
15. 笑贱穷:嘲笑轻视贫穷。

去完善
赏析
《行路难》这首诗歌以自然景象开篇,揭示了人生无常的哲理。首句“君不见明星映空月,太阳朝升光尽歇”描绘了夜晚的星星与白天的太阳,它们虽然辉煌灿烂,但最终都会消失,暗示着人生的繁华与衰败。接下来一句“君不见凋零委路蓬,长风飘举入云中”则描绘了路边的枯萎的蓬草被风吹起,逐渐消失在云端,象征着人生的起起落落。
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告诉人们不要因为眼前的风光而骄傲,也不要轻视暂时的困境。“由来人事何尝定,且莫骄奢笑贱穷”这两句诗提醒我们,世事如梦,人生的贵贱、贫富都不是永恒的,我们应该保持谦虚和尊重他人。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意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人世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行路难》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1年,当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之后,社会动荡,民生疾苦。钱起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和对百姓命运的忧虑。
在这个时期,钱起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应试科举,但一直未能及第,直到46岁才通过“军谋越众”科被录取。这段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在求官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危机。安史之乱不仅使国家陷入了长期的战乱,还导致了中央政权的衰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在这种背景下,文人雅士们的仕途也变得愈发艰难,他们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