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相公湖上泛舟赋
小雪未成寒,平湖好放船。
水光宜落日,人意喜晴天。
云薄翠微外,禽归莽苍前。
上公宽礼数,清醉亦陶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雪尚未带来寒冷,平地上湖光粼粼正适合行船。波光粼粼倒映夕阳,人们都喜欢晴朗的天。云彩稀薄在青山之外,群鸟飞回莽莽苍苍的原野面前。身为高级官员却待人宽容有礼貌,美酒喝得畅快陶然自得。
去完善
释义
1. 小雪: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降雪开始,雪量小。
2. 平湖:湖面平静的湖泊。
3. 放船:指开船,乘船出游。
4. 翠微:青翠的山色。
5. 禽归:禽鸟回巢。
6. 莽苍:草木丛生的样子。
7. 上公:本指周代的三公,这里指地位显贵的人。
8. 宽礼数:对礼仪要求宽松。
9. 清醉:微醉的状态。
10. 陶然:愉快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湖上美景的愉快场景。“小雪未成寒,平湖好放船”,表达了尽管时值小雪节气,但天气尚未变得寒冷,湖面平静宜人,正是适合划船游玩的好时光。接下来的“水光宜落日,人意喜晴天”进一步描述了湖面在夕阳下闪烁的光辉以及人们欢愉的心情。而“云薄翠微外,禽归莽苍前”则通过远处的山景和禽鸟归巢的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象。最后两句“上公宽礼数,清醉亦陶然”是诗人的自嘲,他以幽默的口吻表示:虽然作为官员应该遵守礼仪,但在这样美好的时刻里,纵情畅饮、陶醉其中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整首诗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气氛,展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韩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之上泛舟而行,思绪纷飞,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晏相公湖上泛舟赋》。这一时期的诗人经历了两次谪迁,既有人生的困厄,也有对山水田园的眷恋。他们寄情于诗歌,借景抒怀,表现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抱负。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宋朝的文化繁荣阶段,经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思想文化的多元发展使得文学、艺术等各种形式得以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政治上也出现了一些波折,如王安石变法等历史事件,这些都给这个时代的文人墨客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韩维作为当时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创作生涯正处在这大变革的时期。他曾任职朝中要职,但在政治上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两度被贬谪到外地。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在面对自然山水时,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秀美,更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世的沧桑。在他的笔下,山水既是他内心的写照,也是他寄托理想和信仰的载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