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照岩
慎独幽人坐处深,阳精阴魄许相寻。
也知自有天光在,谩借余辉照我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谨慎地独处,深居幽静之地,阳光和阴影相互追寻。我也知道有自然的光芒,但暂时借用它的余晖来照亮我的吟诵。
去完善
释义
《容照岩》:宋末元初诗人黄裳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歌颂了唐代名将李靖的卓越军事才能和忠诚报国精神。
1. 慎独幽人:指唐代名将李靖。慎独,指谨慎言行,守身如玉;幽人,指隐居于世的贤才。
2. 阳精阴魄:阴阳二气,比喻国家政权的兴衰存亡。
3. 天光:喻指皇上的恩典。
去完善
赏析
《容照岩》这首诗通过描述“幽人”在深邃的独处之处,感受着阴阳两界的交融。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中的阳光和阴影,形成了一幅富有哲理的画面。尽管身处阴暗的角落,但诗人深知自身的价值,无需借助外部的光芒来照亮自己。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展现出了诗人的独特个性与坚定信念。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抒发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容照岩》是宋朝著名诗人黄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容照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黄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黄裳(1045-1130),字季长,号演山居士,南宋初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后来成为宋高宗时期的一名重臣。黄裳的诗才横溢,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精神风貌。
在创作《容照岩》时,黄裳正值人生巅峰,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相当于宰相一职。在这个时期,黄裳多次受到皇帝的宠信和器重,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声誉。然而,随着金兵的入侵,南宋朝廷面临严重的危机,黄裳也在这期间经历了宦海沉浮,深感忧虑。
结合以上背景信息,我们可以得出:《容照岩》这首诗应是黄裳在南渡初期的某个闲暇时刻创作的。当时,虽然北宋灭亡,但江南地区相对较为安定,文人墨客纷纷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排遣家国之愁。黄裳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容照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