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谢人寄梅花)
鹊报寒枝,鱼传尺素。晴香暗与风微度。故人还寄陇头梅,凭谁为作梅花赋。
柳外朱桥,竹边深坞。何时却向君家去。便须倩月与徘徊,无人留得花常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喜鹊在寒冷的树枝上啼叫,鱼儿传递着书信。晴天的香气暗暗随风飘散。故人从远方寄来一枝梅花,我凭借谁为我写一首赞美梅花的诗呢?
柳树外的红桥,竹子边的深幽小屋,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去你家呢?我希望月色陪伴着我,没有人能够留住花开的时间。

去完善
释义
1. 鹊报寒枝:指喜鹊在寒冷的树枝上啼鸣。鹊报,喜鹊预报喜事的习俗;寒枝,寒冷的树枝。
2. 鱼传尺素:古时候用鱼形木刻传递信件的一种方式,此处借指朋友寄来的书信。
3. 晴香:晴天时梅花淡淡的香气。
4. 暗与风微度:形容梅花香气随风飘散。
5. 故人:旧友。
6. 还寄:再次寄来。
7. 陇头梅:指生长在荒凉的北方地区的梅花。
8. 凭谁为作梅花赋:让谁来写赞美梅花的诗篇。
9. 柳外朱桥:柳树外面的红色桥梁。
10. 竹边深坞:竹林深处的村庄。
11. 何时却向君家去:什么时候能够再次来到您的家乡。
12. 倩月与徘徊:请求月亮陪伴在梅花身边,这里表达了珍惜梅花的美好时光。
13. 无人留得花常住:没有人能阻止花朵的凋谢,比喻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梅花为主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上片描绘了喜鹊在枝头报喜,鱼儿传递书信的美景,以及梅花香气随风飘散的优雅氛围。下片通过描写柳树旁的朱桥、竹林深处的幽静景象,表达了对梅花的向往之情。结尾两句则表达出期待在有月亮的夜晚欣赏梅花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花无长开的道理,引人深思。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踏莎行·谢人寄梅花》是南宋词人周紫芝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梅花为引子,抒发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感慨。
创作时间:这首词大概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可考。
人生际遇: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混乱,人民生活困苦。周紫芝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他也未能幸免地经历了这种时代的沧桑。他一生宦途不顺,时常在故乡湖州一带游历,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作品。
时代背景:当时,南宋的皇权式微,政治腐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然而,这时期也是文学艺术的繁荣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如陆游、辛弃疾等。他们通过诗词歌赋,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