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楼居
月里青山淡如画,露中黄叶飒然秋。
危栏倚徧都无寐,秪恐星河堕入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色中的青山如同淡描的水墨画,露水中的黄叶显得格外清朗有秋天的气息。在高高的栏杆旁倚靠了许久也难以入睡,只是担心银河会坠入这座楼宇之中。
去完善
释义
《秋夕楼居》注释:
1. 吴融:晚唐诗人,字子华,号华阴山人。
2. 月里青山淡如画:描绘了月色下的青山如同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3. 露中黄叶飒然秋:形容露水中的黄叶在秋天显得飒爽。
4. 危栏:高处的栏杆。
5. 倚徧:靠遍。
6. 无寐:无法入睡。
7. 秪恐:恐怕。
8. 星河:银河。
9. 堕入:坠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秋夕楼居》描绘了秋日夜晚的景色。首句“月里青山淡如画”以比喻的手法描述了月光下的青山如同一幅淡墨山水画,展现出宁静而优美的意境。第二句“露中黄叶飒然秋”则通过描绘露水和黄叶的形象,传递出秋天的萧瑟和寂寥之感。
接着两句“危栏倚徧都无寐,秪恐星河堕入楼”表达了诗人在高楼上的担忧之情。“危栏倚徧都无寐”意味着诗人无法入睡,因为他在担心夜空中灿烂的星星是否会坠落。这种担忧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还反映了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夕楼居》是晚唐诗人吴融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末,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民生疾苦。吴融作为朝廷官员,对民众的痛苦生活深感同情,于是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吴融在唐末时期任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等职,因直言敢谏,屡次受到贬谪。他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深刻体会到了世事的沧桑和无常。因此,在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秋夕楼居》一诗中,吴融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身处乱世之中的人们的孤独、无助和无奈。同时,他也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代背景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