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行乐光辉寒食借,
太平歌舞晚春饶。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
坐见司空扫西第,看君侍从落花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津御河边的柳树显得格外翠绿和遥远,朝中的官员们半数为参与歌舞酒宴而告假不来上朝。在这样的日子里,他们欣赏着寒食节的烟花,享受着春天的歌舞晚会。佳丽们在楼下车水马龙之间徘徊流连,人们在青草繁茂的小洲和河流的桥梁间穿梭不停。这样一幅繁荣盛世的画面就像看到了一个整理好西厢房的大司空,也像是看到君王在大理石台阶上的春花飘落的早晨。

去完善
释义
1. 天津:地名,指北京的皇家园林海子,位于明清两代皇宫太和门前,现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及毛主席纪念堂一带。
2. 轩骑:豪华的车马。
3. 半下朝:百官中的一部分已经退朝,暗示皇帝仍在处理政务。
4. 行乐:古代官僚贵族在闲暇时进行的娱乐活动。
5. 借:意为“借助”,原诗为双关用法,既指借用光阴度过寒食,又指借用盛世的欢乐驱散节日的哀思。
6. 太平: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时期。
7. 歌舞:古代的宴乐活动,包含音乐、舞蹈等表演形式。
8. 饶:此处意为“丰富、多”。
9. 红妆:华丽鲜艳的服饰,这里代指宫女或达官贵人家的女子。
10. 辇: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由马拉的用人力推动的木车,后成为皇帝的专称。
11. 青草洲:长满绿草的水中陆地。
12. 南渡桥:位于河中间的桥梁。
13. 司空:古代官职名,位列三公之一,掌管工程营造、水利、屯田等事务。
14. 西第:丞相或显贵所居住的府邸。
15. 看君:关注对方。
16. 侍从:陪伴、随从官员的人,多为文武百官。
17. 落花朝:暮春时节,花已凋谢,称为“落花”;此时正值早朝时分,称为“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皇家生活的诗。诗人以华美的文字,通过描绘春光、歌舞、红妆、翠辇等景象,展示出一幅繁华盛世的景象。同时,通过对“司空扫西第”的描述,表现出皇家气派和尊贵地位。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荣,同时也流露出对京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是唐代著名诗人沈佺期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7世纪末到8世纪初的唐玄宗时期。
在这个时期,沈佺期经历了宫廷政治斗争的风风雨雨。他曾因卷入宫廷权力之争而被流放,后来在唐玄宗即位后被召回长安。这段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他的诗歌创作更加成熟。
在沈佺期所处的时代,唐朝正处于盛世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沈佺期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京洛(长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岁月沧桑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