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苦旱书蕉叶

标题包含
苦旱书蕉叶
自是秋怀易寂寥,强将离绪怨芭蕉。教它不报𩃎𩃱信,只么萧萧过夜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居简(1164年-1246年),俗姓李,字敬叟,号东涧老人,又号东涧遗民。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居简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秋天的寂寞心情总是轻易袭来,勉强地把离别之情寄托在怨怼的芭蕉树上。 即使它不听劝告,还是带来了秋天的信息,只是这么萧条地度过漫长的夜晚。
去完善
释义
1. 秋怀:秋天的心情或感触。 2. 寂寥:孤独无依。 3. 离绪:离别之情。 4. 芭蕉:植物名,叶子宽大,这里指代书笺。 5. 𩃎𩃱:字义未详。 6. 只么:就这样。 7. 萧萧:形容风声或落叶声。
去完善
赏析
《苦旱书蕉叶》是一首描绘作者在秋天因干旱而引发的寂寞和思念之情的诗。诗人以芭蕉树作为寄托情感的载体,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无奈。在这首诗中,芭蕉树的形象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感叹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使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苦旱书蕉叶》是宋代诗僧释居简所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作者在极度干旱的恶劣环境中,看到芭蕉树叶子枯黄、焦干的景象,感叹自然界的巨大破坏力及生命的脆弱。诗人通过对芭蕉叶的命运的关注,表达出对生灵苦难的忧虑和对生活的热爱。 该诗创作于南宋末期,也就是公元12世纪下半叶。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天灾人祸频繁。在这个大背景下,释居简作为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关注民生疾苦,并在生活中体验苦难,以此磨练自己的心性。 释居简年轻时曾游历各地名山古刹,学养深厚。后来,他选择在山区的一座寺庙里出家为僧,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体现了作者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豁达态度。在《苦旱书蕉叶》这首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释居简面对自然灾难时的人道关怀以及他对生命尊严的尊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