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羲之故居

标题包含
羲之故居
亭前不改晋山河,亭下春风屈曲过。 我自不知贤者事,细挼花片付流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广闻,法号释广闻,俗名李广闻,字子闻,号三山居士,1963年生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文化学者和禅宗大师,为少林寺第三十一代传人。 释广闻自幼热爱书法、绘画和诗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亭子前方依然是那座美丽的山川,亭子下方则是春风吹拂而过的地方。我对贤者的故事知之甚少,只能把花儿的花瓣一片片地交给流水带去远方。
去完善
释义
晋山:东晋王羲之的会稽内史任职地,即今浙江绍兴一带。 屈曲:曲折婉转。
去完善
赏析
《羲之故居》这首诗描绘了王羲之故里的美景,通过对山河、春风和花朵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人用“亭前不改晋山河”来形容王羲之故里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岁月流转但山河依旧的理念。同时,“亭下春风屈曲过”则表现了春风拂面的美好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诗人通过“我自不知贤者事”这一句,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美景之中,却并未过多关注王羲之的往事和事迹,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身边的细节上。这里的“细挼花片付流波”意味着诗人将落花轻轻撒入流水之中,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整首诗通过对王羲之故里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事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羲之故居》是唐代诗人释广闻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敬仰之情和对故居的感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这首诗是在唐朝时期创作的,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文化、艺术和科技发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以诗歌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 其次,我们要了解一下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释广闻是一位僧人,他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唐朝时期,佛教在中国非常盛行,僧人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地位。释广闻在游历的过程中,来到了王羲之的故居,被这位书法家的才华和成就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羲之故居》。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在唐朝时期,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了很高的重视。王羲之作为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被誉为“书圣”,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释广闻在游览王羲之故居时,也许想到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底蕴,以及对书法艺术的崇尚,这使他更加敬佩王羲之的才华和成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