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兰江鞠明府

标题包含
赠兰江鞠明府
笛里声飘柳色寒,县斋深在白云间。 孤吟夜倚琴边月,半醉秋登宅后山。 烟径树清苔藓长,雨塘人散鹭鸶还。 兰舟有客题诗望,溪上家家晚唱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湘(959年-1032年),字叔灵,祖籍南阳,北宋著名文人。 赵湘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进士及第,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尚书都官员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兰江:指浙江金华附近的兰江。 2. 鞠明府:人名,具体不详。明府是唐代对县令的称呼。 3. 笛里声飘柳色寒:指从笛声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里将春天的柳色与寒冷联系起来,是为了强调柳色之新嫩。 4. 县斋:县衙的斋舍,即县令的住处。 5. 孤吟:孤独地吟咏,形容自己独自一人在此。 6. 夜倚琴边月:夜晚依靠着琴,身边伴随着明月。 7. 半醉秋登宅后山:形容在秋天的时候,喝醉了酒之后登上宅后的山。 8. 烟径:烟雾弥漫的小径。 9. 雨塘:下雨时的池塘。 10. 鹭鸶:水鸟的一种。 11. 兰舟:装饰华丽的船。 12. 题诗望:在船上写诗寄托情感。 13. 晚唱阑:傍晚时分唱歌的声音逐渐消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兰江鞠明府的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其生活环境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联以笛声、柳色和白云等意象,展现了兰江鞠明府所在的优美环境。笛声飘扬,柳色摇曳,白云环绕,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 颔联通过对“夜倚琴边月”和“秋登宅后山”的描绘,表现了兰江鞠明府的闲适生活和诗人的友情。诗人与友人一同赏月弹琴,登高远望,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颈联通过描述“烟径树清苔藓长”和“雨塘人散鹭鸶还”的景象,展现了兰江鞠明府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烟雾笼罩的小径上,树木青翠,苔藓丛生;雨后的池塘边,人们散去,鹭鸟归来,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 尾联以“兰舟有客题诗望”和“溪上家家晚唱阑”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兰江鞠明府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想象着自己乘船而来,欣赏着这里的美景,聆听着家家户户的歌唱,感受到友人的生活乐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兰江鞠明府》是南宋诗人赵湘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90年前后。 在这段时间里,赵湘因为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心情颇为沉重。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文人知识分子普遍受到压抑。在这种情况下的赵湘,只能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南宋末年,金兵南下,中原沦陷,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苟且偷生。南宋政权对内腐朽堕落,对外屈辱求和,导致国力日益衰弱,民不聊生。赵湘身处其中,深感痛苦,他用自己的诗才描绘出国家的苦难和人民的不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