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荷
蒲茸承露有佳色,茭叶束烟如效颦。
盈盈一水不得渡,冷翠遗香愁向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蒲草承受着露水展现出美丽的颜色,茭白的叶子束在一起像是在模仿烟雾。它们之间仅有一片水面无法跨越,只能冷冷的留下清香和哀愁。
去完善
释义
1. 蒲茸:指蒲草的叶子。
2. 承露:露水附着在物体上。
3. 茭叶:指一种叫做“菰”的水生草本植物,其茎秆可做菰粽。
4. 束烟:形容茭叶聚集在一起,形状像烟雾一般。
5. 效颦:即模仿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茭叶的形状。
6. 盈盈:形容水面宽阔的样子。
7. 一水:一条河,这里指湖泊或者池塘。
8. 冷翠遗香:形容荷花凋谢后的景象,冷翠是翠绿色,遗香是遗留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赏析:陆龟蒙的这首《秋荷》描绘了秋日荷塘的景象,语言清新优美,富有诗意。诗人通过对荷叶、蒲茸、水波等元素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秋天的气息和荷花的哀愁之美。首句“蒲茸承露有佳色”描绘了清晨的荷叶上沾满露珠的美景;第二句“茭叶束烟如效颦”则通过烟雾中的茭叶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凉意。诗人在第三句中采用拟人手法,描绘出“盈盈一水不得渡”的秋水阻隔之景,使得荷花更显孤独与哀伤。最后一句“冷翠遗香愁向人”则以冷翠、遗香两个意象传达出秋天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日荷塘的感慨之情。整首诗用词精当,意境深远,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秋日荷塘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荷》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荷塘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荷花凋谢的惋惜之情。
陆龟蒙生活在唐朝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取得成功。因此,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对现实的失望在诗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这首诗就是他在秋天赏荷时,有感于荷花的凋谢和季节的变换而创作的。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频繁爆发,政治腐败严重,宦官专权现象愈演愈烈。陆龟蒙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只好寄情于山水田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秋荷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衰败景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