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舟

标题包含
大舟
大舟无风帆不举,小舟榜入青冥去。 渔子舟中呼且歌,夜半闻鱼谁得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令(1032年-1059年),字逢源,号钟山子,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南京,家境贫寒,自幼勤奋好学。 王令年轻时曾师从王安石,深受其影响。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以诗歌最为著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艘大型船只在没有风力的情况下无法扬帆启航,而小船却能顺利驶入天空般的地方。在渔船上,渔民们一边呼喊一边唱歌,到了半夜时分,谁在捕捞的鱼最多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大舟:指大型的船只。 2. 帆不举:指船帆没有升起。这里是因为没有风所以无法升起船帆。 3. 小舟榜入青冥去:小舟凭借船桨划行到天空深处。“榜”是船桨的意思,“青冥”是天上的意思。 4. 渔子舟中呼且歌:渔民在船中呼喊并且唱歌。这里的“渔子”是渔民的意思。 5. 夜半闻鱼谁得多:半夜时听到捕获鱼的声音,但不知道谁的收获多。
去完善
赏析
《大舟》是宋朝诗人王令的一首描绘渔舟的诗。诗以“大舟无风帆不举,小舟榜入青冥去”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不同类型的船只在大风大浪中的不同表现:大船在无风的时候无法扬帆起航,而小船却能在风浪中勇往直前。这里,诗人以大舟与小舟的对比,强调了小船在恶劣环境下的优越性,同时也暗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立场——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要勇敢地迎难而上,而不是畏惧不前。 接着,诗人在“渔子舟中呼且歌,夜半闻鱼谁得多”两句中,描述了渔民们在深夜里捕鱼时的热闹场景。他们一边在船上大声呼喊,一边欢快地歌唱,展现了渔民们勤劳乐观的精神风貌。这里,诗人通过对渔民们的描绘,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大舟》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舟与小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以及渔民们在深夜捕鱼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和立场的思考,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舟》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王令的一首名篇。这首诗歌作于公元1049年,正值宋朝建国初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之际。 王令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不仅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还对民生疾苦有深深的同情。他曾在科考中屡次失利,但对文学的热爱并未减退,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以此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在他的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这个特殊时期,北宋国力日益强盛,但在统治阶级的贪婪腐化下,百姓生活依然困苦。王令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现象,以此对封建统治进行强烈批判。在《大舟》中,他将民不聊生的社会比作一艘破败不堪的大船,形象地描绘了人民的痛苦处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