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谢家幽静的庭院里,夜已经很深了,燕子还在雕花的屋梁上栖息。月光照亮了白色的墙壁,却分不清哪朵花的花丛。
这段美好的感情已经变成了回忆。就像一对离散的鸳鸯。当雨停后,带来一丝微凉的秋意,这就像十一年前的那场梦。

去完善
释义
1. 采桑子:词牌名。
2. 谢家庭院:借指作者自己的家园。
3. 残更:残余的更鼓声,表示深夜时分。
4. 燕宿雕梁:燕子在雕花的屋梁上栖息。
5. 月度银墙:月光洒在白色的墙壁上。
6. 不辨花丛那辨香:无法分辨花香来源的花丛。
7. 零落鸳鸯:比喻一对恩爱夫妻离散。
8. 雨歇微凉:雨后稍微凉爽的天气。
9. 十一年前梦一场:十年前的一段美好时光如梦般消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词意为:谢家庭院在夜色里显得寂静无声,燕子睡在雕刻着图案的屋梁上,月亮的光芒洒在墙壁上,使得银色的墙面更显光辉。从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无法辨别花的种类,也无法分辨花朵的香气。这种情感已然成为了值得回忆的过去,零落的鸳鸯更是令人伤感。雨停之后,夜晚开始变得凉爽,但那一切就像十一年前的梦境一般,已经远去无法触及。
整首词通过描绘夜里的景象和情愫,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十一年前梦一场”则为点睛之笔,点出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创作于康熙年间。此时正值清朝鼎盛时期,但纳兰性德却经历了丧妻之痛,独自在孤独和悲痛中度日。他身为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在外受人尊敬,但他内心却对这种荣华富贵的表面生活感到空虚无助。这首词正是表现了他在这一人生阶段的心灵苦闷和对美好爱情的深切怀念。
在词中,他以"谢家庭院残更立"开篇,描绘了一个孤寂的夜晚,月亮高悬,星辰稀疏,这种景象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他的心境。而后又以"艳妆暂歇"来形容妻子已经离世,自己失去心爱的女人的无奈和悲伤。同时,"今夜玉清眠不眠"的提问,既是问自己的爱人,也是在问自己能否走出心灵的困境。
整个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将作者的人生际遇与时代背景完美融合,展现了纳兰性德作为一代才子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