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慧日雅和尚赞

标题包含
慧日雅和尚赞
嵌嵌枯枯,磊磊落落。 喑呜叱咤,万人气索。 宴坐胡床,倾湫倒岳。 秉杀活剑,解生死缚。 不堕尘缘,宁居寂寞。 豁开济北,三要三玄。 提持关西,末后一著。 慧日之影沈姑谿,泥牛触折祥麟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63年),字昙晦,号妙喜,俗姓李,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禅宗大师。他出生于浙江台州府黄岩县(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年轻时曾跟随舅父学习儒家经典,后来出家为僧,成为临济宗杨岐派传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原文:嵌嵌枯枯,磊磊落落。 喑呜叱咤,万人气索。 宴坐胡床,倾湫倒岳。 秉杀活剑,解生死缚。 不堕尘缘,宁居寂寞。 豁开济北,三要三玄。 提持关西,末后一著。 慧日之影沈姑谿,泥牛触折祥麟角。 译文:错综复杂的景象如同干涸的河道,壮观的场景仿佛巨石坠落。震撼人心的呼喊和怒吼,让万人的心跳瞬间凝滞。端坐在临时搭建的座椅上,就仿佛山洪暴发,磅礴的气势汹涌而来。掌控着生与死的命运之剑,解开纠缠不清的死结。不受世俗之扰,宁愿独守清静。跨越济北之地,领悟三个根本的道理和三种玄奥的境界。贯通关西的理念,最后的洞见和发现。智慧的阳光在姑谿中留下影子,宛如泥泞中的耕牛冲撞折断了祥麟的犄角。
去完善
释义
嵌嵌:形容山峦起伏的样子。 枯枯:形容岩石丛生的景象。 磊磊:石头众多的样子。 喑呜:压抑低沉的声音。 叱咤:大声喊叫。 气索:丧失勇气。 宴坐:安详地坐着。 胡床:古代的椅子。 倾湫倒岳:比喻气势磅礴。 秉:执掌。 杀活剑:佛教中用以比喻能使人超脱生死轮回的智慧。 解:解开。 寂:寂静。 寞:落寞。 豁开:开通。 济北:指山东。 三要:佛教术语,指的是观照要谛、念处要谛和正见要谛。 三玄:道教的道经、德经和法经。 提持:主张。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地区。 末后一著:最后的手段或办法。 慧日:佛的光辉。 影:光辉的影子。 沈:沉浸。 姑谿:水名,位于安徽。 泥牛:牛拉车。 触折:碰撞折断。 祥麟角:麒麟的角,象征吉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慧日雅和尚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智慧的敬仰之情。首句“嵌嵌枯枯,磊磊落落”形象地描绘了慧日雅和尚的内心世界,暗示他的智慧和思想如同山岩般坚固稳重。接下来“喑呜叱咤,万人气索”表现了慧日雅和尚在众人中的影响力,他的言论和行为都能使众人敬仰并受到启发。 “宴坐胡床,倾湫倒岳”进一步展现了慧日雅和尚的风采,他端坐如仪,却能引起如山如海的反响。“秉杀活剑,解生死缚”则强调了他在教诲中传达的智慧,他能洞悉生死,为人们解除困扰。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和隐喻手法,强调慧日雅和尚的不同凡响。“不堕尘缘,宁居寂寞”表现了慧日雅和尚高洁的品质,他超脱世俗,宁静淡泊。“豁开济北,三要三玄”表明了他的智慧犹如阳光普照大地,能够引领众生。 “提持关西,末后一著”则表达了慧日雅和尚具备独到的见解和最终的领悟。最后两句“慧日之影沈姑谿,泥牛触折祥麟角”则是用形象的比喻,赞美慧日雅和尚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智慧和影响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就像泥牛虽然卑微,但它也能触折高贵的祥麟角,展现出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慧日雅和尚赞》是南宋时期著名诗僧释宗杲的一首赞美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5年,即南宋绍兴十五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金国和南宋对峙的特殊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释宗杲作为一位在战乱时期仍然坚持信仰的僧人,他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他曾在金国统治下的开封地区生活过一段时间,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世的悲欢离合。后来,他南下投奔南宋,成为了江南地区的一位著名诗僧。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信仰的执着,深受后世人们喜爱。 在《慧日雅和尚赞》这首诗中,释宗杲以赞美的形式表达了对慧日雅和尚的敬仰之情。他以日月光辉为喻,赞扬了慧日雅和尚的智慧和德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事业的热爱和支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本人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重视和尊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