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暑

标题包含
大暑
泽国已炎暑,夏天仍永朝。 炙床炉燄炽,薰野水波摇。 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 可怜花叶好,顦顇苦霜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孔平仲,字秉衡,号无咎,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孔文仲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兄弟三人皆以文学著称,被称为“三孔”。 孔平仲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在科举考试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田野国家已经进入了炎热的夏日,阳光依旧持久的普照大地。 床上被烘烤得如同炭火一般炽热,户外的水面却如燃烧般波动不止。 飞过的鸟儿似乎都畏惧这热度,不敢停留;而鸣叫的知了似乎也被炎热煎熬。 可惜那些美丽的鲜花和绿叶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如此憔悴,仿佛在艰苦的抵抗着严寒的摧残。
去完善
释义
《大暑》孔平仲注释: 1. 泽国:指地势低湿的地区。这里可能指中国南方地区。 2. 炎暑:炎热的夏天。 3. 夏天仍永朝:夏季的白昼时间较长。永朝,表示白天的时间很长。 4. 炙床:指床上温度高得如同被烤炙。 5. 薰野:田野间热气蒸腾的景象。薰,熏蒸的热气。 6. 飞鸟不敢度:形容天气热到连飞鸟都不愿飞过。 7. 鸣蝉应自焦:鸣蝉因为高温而声音嘶哑。焦,燥热。 8. 可怜花叶好:可惜美丽的花朵和叶子。 9. 顦顇苦霜凋:形容花草在严寒中凋零的情景。顦顇,憔悴。霜凋,指寒冷的冬天。
去完善
赏析
《大暑》这首诗通过描绘夏天的炎热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首联“泽国已炎暑,夏天仍永朝”,点明了夏季高温的普遍性,揭示了诗的主题。颔联“炙床炉燄炽,薰野水波摇”,进一步渲染了炎热的氛围,形象地描述了阳光照射下的热气腾腾的场景。颈联“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以飞鸟和鸣蝉的困境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挣扎与无奈。尾联“可怜花叶好,顦顇苦霜凋”,则以花的凋零喻指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苦难的同情。全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在揭示大自然威力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暑》是宋代诗人孔平仲的一首描绘夏季炎热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46年左右,正值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孔平仲以博学多才、诗才横溢而闻名,其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颂。 在《大暑》这首诗的创作期间,孔平仲生活在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北宋,农业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们通过改良农具、改进耕作技术等手段,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繁华的城市和市场。 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依然很大。在炎炎夏日,人们需要面对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挑战。因此,孔平仲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夏日炎热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清凉、舒适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