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镇知客
海南一片旧田园,松竹迎风幸可怜。
拂拭藤枝倚床畔,隄防人问祖师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海南的一片古老的田野中,松树和竹子迎着风屹立不倒,让人感叹它们的顽强生命力。轻轻拂去藤枝上的灰尘,靠着床边休息,要小心堤防着别人询问关于禅宗的问题。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海南:古代海南指中国的南方地区,这里具体指诗人在岭南地区的居住地。
2. 田园:田地与园圃,泛指农村景色。
3. 松竹迎风:松竹在风中摇曳的景致。
4. 幸:这里是表示一种庆幸或欣慰的心态。
5. 可怜:令人感到可爱、可敬的意思。
6. 拂拭:抚摸擦拭,这里指诗人对藤枝的爱护。
7. 隄防:同“提防”,小心防备的意思。
8. 人问:别人的询问、提问。
9. 祖师禅:禅宗的一种修行方式,源于达摩祖师所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景象,作者将海南的田园风光与自己的修行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
首句“海南一片旧田园”开门见山地描绘了海南的一片古老田园风光,这里的“旧”字既表示了田园的古老历史,也暗示了诗人的怀旧之情。接下来的“松竹迎风幸可怜”则进一步描绘了田园中的松树和竹子在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同情和怜悯之情。
第三句“拂拭藤枝倚床畔”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人的日常生活,通过拂拭藤枝这一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隄防人问祖师禅”则揭示了诗人的修行目的,即通过禅宗修行来堤防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镇知客》,是宋代僧人释心月所创作的五言诗。心月,俗姓王氏,唐代颍州汝阴(今安徽省阜阳市)人,以诵《华严经》入悟,于是留在明教院出家为僧,成为华严宗学者。由于他的性情豪放不羁,与一般的文士和尚异趣,因而有“疯僧”之称。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时间是宋朝时期,这个时期中国佛教逐渐形成了禅宗、净土宗、天台宗等多种派别,其中禅宗影响力最大,影响深远。在这个时期,释心月的修行得到了广泛认可,他与许多文人墨客交往密切,相互交流切磋,创作了大量诗篇。
在这一段时间里,释心月的生活经历了许多的变迁。他在年轻的时光里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朋友,这使他对人生的无常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他中年时,他选择剃度出家,成为一名僧人。作为一位诗人兼僧侣,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感触,创作出许多充满哲理的诗篇。这些经历,使得他的诗篇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哲理。
从时代背景来看,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禅宗的影响力极大,禅诗成为了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许多文人与僧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释心月的诗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经历,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