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哭阿申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哭阿申二首 其二
遗剑日以远,刻舟那可求。 沧溟一沤发,散灭何当收。 而我舐犊悲,中怀不能休。 推排更嵬磊,棘刺生衿喉。 夜梦多见之,犀玉照两眸。 沉忧信伤人,晓觉双鬓秋。 深惭东门达,恐效西河尤。 所念盛德后,一身如缀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俱(1078年-1144年),字致道,号北山,浙江衢州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 程俱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哲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剑已消失在远方,在船上刻字又怎能找到它呢? 大海里的一朵泡沫消散,何时能重聚呢? 我舐犊之悲痛不已,心中难以平静。 排挤使我倍感压力,如同棘刺穿过了喉咙。 夜间梦见那个场景,犀角美玉照亮了我的双眼。 沉重的忧虑真的伤害了我,早晨醒来感觉双鬓已白。 我对东门达深感惭愧,担心成为西河那样的罪人。 心中挂念那些有品德的人,我的生命就像挂在旗杆上的旗子一样无所依靠。
去完善
释义
1. “遗剑日以远”:这句诗使用了“遗剑”的典故。遗剑是指古代著名将领伍子胥在临终时嘱咐他的儿子要报仇,将剑留给他儿子,后来被用作寄托父志的象征。在这句诗中,“遗剑”比喻留下未竟的事业或志向。 2. “刻舟那可求”:这句诗引用了“刻舟求剑”的典故。刻舟求剑是说一个人在船边用刀子刻下记号,希望能在河里找回他掉下去的剑,结果无法找到。这里用来表示事业或理想的难以实现。 3. “沧溟一沤发”:“沧溟”指大海,“沤”是水珠的意思。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大海中的一滴水珠,比喻人生短暂和渺小。 4. “推排更嵬磊”:“推排”是一种古代的建筑方法,即将建筑物的柱子、墙壁等按顺序排列。“嵬磊”形容高耸的样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情。 5. “深惭东门达”:这是用东汉末年名士杨震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羞愧之情。杨震廉洁奉公,被誉为“关西孔子”,他曾举荐过一名名叫东门达的人。后来东门达因为贪污被治罪,杨震感到十分羞愧。 6. “恐效西河尤”:这是用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担忧。赵奢曾大败秦军,被封为马服君。他的儿子赵括虽然是个书生,但却被任命为将军,结果全军覆没。这里“恐效西河尤”表示自己担心像赵括那样成为笑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失去挚友后悲痛的心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运用遗剑、刻舟等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世带给他的巨大打击。同时,舐犊悲这一情感表达了诗人失去挚友后无法言表的哀伤。接下来的诗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承受悲痛时内心的挣扎与纠结。 诗歌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因悲痛而面容憔悴,同时又深感愧疚,害怕自己陷入西河尤的痛苦境地。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故去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自己在这个时刻犹如附属于生命的感觉。整首诗情感浓烈,语言精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哭阿申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程俱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阿申的深切悼念之情。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尖锐。程俱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他与阿申志同道合,共同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交流,感情深厚。然而,天妒英才,阿申不幸离世,让程俱倍感痛惜。 在阿申离世后,程俱写下《哭阿申二首 其二》以寄托哀思。诗中,他回顾了与阿申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他也感叹世事无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在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出程俱的人生态度和家国情怀。他关心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以文为剑,刺破黑暗现实。同时,他也珍视友情,用自己的诗歌作品,留下了永恒的回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