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一
狂风推云若山倒,积雪满路行人稀。
大家得意频唤酒,老子畏寒愁解衣。
梅花出竹似索笑,沙鸥见我能忘机。
却思前载燕山北,骑马踏冰看打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狂风推动云朵如同山倒,积雪覆盖道路行人稀少。众人兴高采烈频繁呼唤美酒,我因寒冷而愁苦地解开衣裳。梅花从竹林间探出头仿佛在微笑,沙鸥看到我似乎忘记了它的警惕。然而回想前年冬天在燕山的北边,那时曾骑马踩过冰面观看狩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己丑:农历纪年法中的年份,公元1349年。
2.二月三日:农历日期,具体为公元1349年的农历二月初三。
3.大风雨雪:形容天气恶劣,大风夹着雨雪。
4.大家:指权贵显要或富有的世家望族。
5.得意:这里指的是众人因恶劣天气而感到庆幸,可以待在家中饮酒取暖。
6.老子:指作者自己,即诗人王冕。
7.畏寒:怕冷。
8.愁解衣:为严寒所苦,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9.梅花出竹:形容梅花从竹丛中冒出的景象。
10.索笑:引人发笑。
11.沙鸥:栖息在沙滩上的鸥鸟。
12.忘机:忘掉忧虑,这里指沙鸥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13.前载:往年。
14.燕山北:北京的北部地区,当时为元朝的都城所在。
15.骑马踏冰:形容冬季寒冷,湖面结冰的景象。
16.打围:古代皇室贵族狩猎活动的一种形式,猎户们将野兽驱赶出来供人射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己丑二月三日的一场大风雨雪的情景。首联写狂风如山的倒影,积雪使得路上的行人稀少;颔联则描绘了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通过喝酒来取暖,而作者自己却因为怕冷而烦恼不已;颈联则写出了梅花在雪中盛开,沙鸥在水中自由游弋,仿佛在向作者嘲笑他的窘境;尾联则回忆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在燕山的北面,骑着马踏着冰雪去看打猎的场景。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在面对恶劣天气时的无奈和对过去的回忆,以及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的诗人、画家王冕的这首《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一》,创作于公元1349年(己丑年)的二月三日。此时正值元朝末年,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王冕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对时局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忧虑。他的人生际遇也颇富戏剧性,曾在元朝朝廷任职,后辞官回乡,致力于书画诗文的创作。在诗歌的创作中,他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而这首诗正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大风雨雪景象,抒发了作者身处困境却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