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萱图二首 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抬头仰望那片幽深的云林,听到鸟儿清脆的叫声,内心充满愧疚。
去完善
释义
慧鸟:聪明伶俐的鸟,如鹦鹉等,这里泛指鸣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通过描写灿烂盛开的萱草花引入主题,暗示母亲孤寂但坚韧的生活状态。“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萱草情感,隐喻母亲无尽的牵挂。接着转入现实,“慈母倚门情”刻画出母亲期盼子女归来的深情,“游子行路苦”则点明游子漂泊异乡的艰辛。下半部分进一步深化情感冲突:因久别家乡,不仅无法尽孝,甚至连书信都难以传递。最后两句“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将自然景象与心理活动巧妙结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自责与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又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悔恨,极具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作者王冕在经历宦海沉浮后归隐田园。彼时他已步入人生的深秋时节,对亲情的体悟愈发深刻。萱草自古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母爱的植物,古人称其为“忘忧草”。王冕借萱草入画题诗,既是对年迈母亲的思念,也寄托着游子漂泊天涯的孤苦。诗中的"慈母倚门情”与“游子行路苦”形成鲜明对照,道尽了天下游子的思乡之情和为人子女未能承欢膝下的愧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