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
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白鸟沧波上,黄州赤壁边。
长江酹明月,更忆老坡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百年前周公瑾,犹如今日在眼前。
英勇威风舞羽扇,烈焰熊熊焚敌船。
白色水鸟游浪上,黄州赤壁岸边。
长江波涛映明月,更忆东坡仙人美。
去完善
释义
《赤壁》:这是一首描述古代战争事件的词。诗人通过赞美英勇的将领周瑜和描绘战争场面来表达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
1. 千载周公瑾:周公瑾是周瑜的字,这里代指周瑜。
2. 如在其目前:意思是好像周瑜就在眼前一样。
3. 英风挥羽扇:这句描绘了周瑜在战争中挥舞着羽毛扇子的英勇形象。
4. 烈火破楼船:形容战火燃烧,敌方的战船被击破的场景。
5. 白鸟沧波上:描述了战场上飞起的白鸟和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的景象。
6. 黄州赤壁边:提到了古代赤壁之战的发生地——黄州。
7. 长江酹明月:形容将士们在长江边祭月、饮酒的情景。
8. 更忆老坡仙:这里的“老坡仙”指的是苏轼,他在黄州任官期间写下了许多描绘赤壁的诗篇。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赤壁之战的壮丽诗篇。开篇以"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展现了周瑜的风采,让人仿佛能看到他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的身影。接下来的"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生动地描绘了战火纷飞的场面,体现了战争的激烈和英勇。
"白鸟沧波上,黄州赤壁边"则转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在战火的背景中增加了宁静的元素,形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最后两句"长江酹明月,更忆老坡仙"则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怀念之情,以此结束全诗,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赤壁》是南宋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左右,当时戴复古已经五十多岁,经历过了人生的起伏波折,看透了许多世事无常。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面临着金国的侵略威胁,民生疾苦,政局动荡不安。戴复古亲眼目睹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他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提醒世人关注国家危亡,寻找拯救国家的途径。
戴复古在《赤壁》一词中,以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为切入点,表达了英雄豪杰尽皆化为尘土的感叹,以及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他也借此传递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