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忆秦娥

标题包含
忆秦娥
胭脂点。 海棠落尽青春晚。 青春晚。 少年游乐,而今慵懒。 春光不可无人管。 花边酌酒随深浅。 随深浅。 牡丹红透,荼䕷香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炎(1909年-2007年),原名王树声,字子龙,号雨田。他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学者和艺术教育家,被誉为“书坛泰斗”。 王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化妆点点红。 美丽的海棠凋谢时间已晚。 凋谢时间晚。 当年的快乐少年,如今已显慵懒。 春天的美丽不可没人看管。 在花下喝酒任意地斟酌酒的浓度。 随意斟酌酒的浓度。 牡丹盛开得火红,荼蘼花香飘得很远。
去完善
释义
1. 海棠:又名“断肠花”,春日盛开,艳丽如妆,常象征青春年华。此处以海棠的凋谢表达青春消逝之意。 2. 青春晚:指青春的消逝。 3. 游乐:玩耍,这里指少年时光里的欢乐。 4. 慵懒:懒散无精打采的状态。 5. 春光:春天的美好景致,也比喻青春年华。 6. 人管:即要有人珍惜和欣赏。 7. 花边酌酒:在花前饮酒,表达游赏春色的雅趣。 8. 深浅:此指饮量的多少。 9. 牡丹红透:指牡丹花的盛开景象,是春天结束的标志。 10. 荼䕷:又名“酴醾”,春夏之交盛开的花卉,意味着春天的结束。
去完善
赏析
《忆秦娥》是宋代词人王炎的一首描绘春景的词作。这首词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怀念之情。 首句“胭脂点”描绘了春天里花朵绽放的美景,为全词营造了浓厚的春天气氛。接着的“海棠落尽青春晚”则揭示了春天的消逝,表达出诗人的惋惜之情。随后“青春晚”再次强调时间流逝,引发对过去的回忆。接下来的“少年游乐,而今慵懒”更明显地反映了诗人对昔日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今生活的无奈。 下阕“春光不可无人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希望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能够有所作为,而不是虚度时光。“花边酌酒随深浅”则是诗人在观赏春花的同时,以饮酒为乐,享受着这美好时光。最后两句“牡丹红透,荼䕷香远”是对春天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进一步强调了珍惜时光的主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秦娥》是南宋著名词人王炎的作品,此词为登高远眺之景所作。创作于1189年,属于南宋时期。 在1189年这个特殊的时期,南宋朝廷风雨飘摇,金朝的威胁依然让全国上下惶恐不安。身为文人的王炎,虽渴望建功立业,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使他的愿望无法实现。 王炎在南渡后,历任秘书郎、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等职,以直秘阁知福州。他未能像辛弃疾那样驰骋疆场,而是命运不济,“经纶手”却只能做“新丰酒人”,其苦闷心情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南渡词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建功立业的遭遇并不是个别的现象,王炎的自我悲悯中也包含和揭示了词人群体的悲剧命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