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姮娥万古,算清光常共、水清山绿。
我欲蓬莱风露顶,眇视寰瀛一粟。
携手群仙,广寒游戏,玉砌琉璃屋。
归来一笑,葛陂还访骑竹。
此夕纵饮清欢,吸寒辉万丈、快如飞瀑。
倾倒银河斟斗杓,莫问人间荣辱。
独倚阑干,浩歌长啸,惊堕云飞鹄。
乱呼蟾兔,捣霜为驻颜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嫦娥千秋,有清澈的光辉与绿水青山同在。
我想象在蓬莱仙境之巅,俯瞰世界不过一粒微尘。
邀请众神,到广寒宫嬉戏,白玉般的宫殿晶莹剔透。
结束游玩,回来时的一笑,宛如重访骑竹之游。
此刻尽情欢饮,感受寒冷的月光如同瀑布般畅快。
银河倾泻,北斗七星熠熠生辉,不问人间的荣耀与耻辱。
独自倚着栏杆,唱出豪放的歌曲,引得云端飞鹄侧目。
呼唤嫦娥和兔子,捣碎冷霜制成养颜如玉的妙药。
去完善
释义
1. 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子。
2. 清光:指明亮的月光。
3. 蓬莱:古代神话中的仙山。
4. 眇视:远望,极目远眺。
5. 寰瀛:地球,天下。
6. 广寒:广寒宫,传说中月宫的别称。
7. 玉砌琉璃屋:用玉石砌成的琉璃屋顶的房子,形容华美、高贵的住所。
8. 葛陂:古代传说中的水名。
9. 骑竹:传说唐玄宗时有个叫邓玄元的道士,曾骑着竹子在空中飞行。这里用来形容神仙的飘逸风采。
10. 纵饮清欢:尽情享受欢乐的时光。
11. 寒辉:寒冷的月光。
12. 银河:银河系,宇宙中的一条由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光带。
13. 斗杓:北斗七星的柄部,是北斗星的代表。
14. 浩歌:大声歌唱。
15. 长啸:大声呼喊。
16. 云飞鹄:形容凌云飞起的姿态。
17. 蟾兔:即月亮,因为古人认为月亮中有蟾蜍和玉兔,所以用来指代月亮。
18. 捣霜:把霜捣碎,这里是说让月光变得更亮。
19. 驻颜玉:能使人保持容颜不老的仙丹。
去完善
赏析
《念奴娇》一词,以诗人的视野和想象力描绘出一幅壮丽非凡的月宫景象。词中的“姮娥”是月亮的拟人化,形象地将万古不变的清光与身边的水光山色融为了一体。诗人遐想自己置身于海市蜃楼般的仙境之中,与群仙携手同游,尽览仙境中的玉砌琉璃屋,心生欢愉。末句写他希望能像传说中的仙人骑竹竿一样回到人间,将这美好的一刻永镌心间。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南宋著名词人赵彦端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南渡后的宋高宗时期(1127-1162年),也就是公元1150年左右。这个时期的南宋朝廷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困境中,一方面北方失地尚未收复,另一方面内部政治腐败、军事疲弱。而赵彦端本人作为南宋的官员,亲身经历和见证了这一时代的动荡与变故。
赵彦端在创作《念奴娇》时,正身处江西吉安担任知州一职。他的父亲赵雄曾官至右丞相,但在抗金战争失败后被罢免。这使赵彦端意识到国家的危机,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安。同时,他作为一名南宋文人,时刻铭记着南宋朝廷的耻辱,决心报效国家,抵抗外侮。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赵彦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他以壮志凌云的豪情壮志,展现了一个英勇无畏的民族形象,抒发了他对民族尊严和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