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二首 其一
别乘风流迈昔贤,澄江堂下賸栽莲。
秋来更有江湖思,睡鸭残芦带暝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忘却往昔才子风流,静享此刻澄江雅事。待到秋天来临,更显江湖中的思念之情,孤独的鸭子、凋零的芦苇与朦胧的烟雾交织在一起。
去完善
释义
【风】指风采,风度。【昔贤】过去的贤人,此处借指过去的文人墨客。【澄江】清澈的江河。这里指的是长江或钱塘江。【堂】指江山堂,在江西庐山。【賸栽莲】剩,同“盛”,繁茂;栽,种植。【秋来】秋天到来时。【江湖思】对江湖生活的思念。【睡鸭】水鸟名,即凫,比喻江中小船。【残芦】凋零的芦苇。【带暝烟】带,含有;暝烟,黄昏时的烟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光的一首失题诗,表达了作者在澄江堂下欣赏风景的感想。“别乘风流迈昔贤”,诗人以流畅的语言描绘了眼前的风景,表现出他不同于以往的诗人,独有自己的风格和视角。
“澄江堂下賸栽莲”,诗人来到澄江堂,只见江面清澈平静,莲花盛开。这是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却透露出一丝寂寥和孤独。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失望和对历史的感慨。
“秋来更有江湖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时对江河湖海的深深思念之情。这里的“江湖”不仅仅指自然界的江河湖海,更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世界。在这里,诗人以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睡鸭残芦带暝烟”,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澄江堂下看到的夜景。夜晚的澄江堂,鸭子在水中安眠,残芦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是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是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失题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李光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是他在被贬谪时期创作的。李光出生于公元1078年,卒于1159年,字泰发,号转庵,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其父曾为显宦,自己中进士后历官御史、尚书郎等。但他因直言敢谏而两度得罪权臣秦桧,第一次遭贬谪流放长达十年之久,第二次则几乎终身潦倒于江湖。他以“孤臣孽子”自居,沉毅刚正,始终不屈于权奸。
在李光所处的南宋时代,国家处于外患内忧的困境之中。北方金国不断侵扰,朝廷腐败无能,文人志士报国无门,满怀悲愤。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光作为一位忠诚于国家的士人,写下了许多抨击时弊、表达忧国忧民之情和抒发个人遭遇的诗篇。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基调,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这首《失题二首 其一》就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创作出来的。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