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与道者同守庚申

标题包含
与道者同守庚申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经。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 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沉沉帘帏下,霭霭灯烛清。 四支动有息,一室虚白生。收视忘趋舍,叩齿集神灵。 伊予嗜欲寡,居常痾恙轻。三尸既伏窜,九藏乃和平。 无令耳目胜,则使性命倾。窅然深夜中,若与元气并。 释宗称定慧,儒师著诚明。派分示三教,理诣无二名。 吉祥能止止,委顺则生生。视履苟无咎,天祐期永贞。 应物智不劳,虚中理自冥。岂资金丹术,即此驻颓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唐朝大臣、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在唐德宗时期,权德舆以进士身份进入官场,历任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等职。他在任期间,秉公执法,廉...查看更多
风,雨佳偶
去完善

译文
精心修炼以拯救世人,整夜研读神仙之经书。令我外表言行得当,应当在此刻展现忠诚。 保持内心的宁静愉悦,沐浴身体清澈明亮。在深沉的帘幕下,灯光闪烁,一片清明。 四肢活动渐渐安定,整个房间充满宁静。收回目光忘记欲望,咬合牙齿汇聚神灵。 我减少欲望,所以疾病很少。体内的不良东西被驱逐,内脏和谐相处。 不要让耳朵和眼睛过于贪婪,否则会损害生命。在寂静的夜晚,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 佛家讲求禅定和智慧,儒家强调真诚和聪明。这三教分别表达不同的道理,但目标是一致的。 平安吉祥令人内心平静,顺应自然带来生生不息。谨慎行事才能避免灾祸,天佑长寿安康。 应对事物不需要过度劳累,保持虚无的心境自然领悟真谛。难道需要金丹的法术,就可以延缓衰老?
风,雨佳偶
去完善
释义
1. 权德舆:唐代著名文人。 2. 洞真:道家的一种修炼方式。 3. 守夜看仙经:在夜晚修行道家经典。 4. 俾我:使我。 5. 当兹:现在。 6. 申配庚:申时,农历纪年,通常为下午三点至五点;庚,天干的第七位。 7. 斋心:心境宁静。 8. 澡身:洗清自身。 9. 沉帘帷:指房间昏暗。 10. 霭霭灯烛清:光线微弱而柔和。 11. 四支动有息:四肢动作会消耗体力。 12. 一室虚白生:整个房间显得空旷明亮。 13. 收视忘趋舍:忘记外界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平静。 14. 叩齿集神灵:通过叩齿来聚集神灵的力量。 15. 伊予:我自己。 16. 嗜欲寡:减少欲望。 17. 居常:平时。 18. 痾恙轻:疾病较少。 19. 三尸:传说中在人体内的三种邪恶之虫。 20. 伏窜:藏匿起来。 21. 九藏:人体的九个主要器官。 22. 无令耳目胜:不要让耳目过于灵敏。 23. 则使性命倾:这样才能保证生命的健康。 24. 窅然:深远的意思。 25. 伊予嗜欲寡,居常痾恙轻。三尸既伏窜,九藏乃和平。 26. 无令耳目胜,则使性命倾。 27. 释宗称定慧:佛教认为定力和智慧是修行的关键。 28. 儒师著诚明:儒家主张真诚和明白事理。 29. 派分示三教:道教、佛教和儒家被视为三大宗教流派。 30. 理诣无二名:三家哲学理念虽不同,但追求真理的目标是一致的。 31. 吉祥能止止:吉祥如意的时候,要谨慎行事。 32. 委顺则生生:顺应自然,生命就能延续。 33. 视履苟无咎:行为端正,就会得到上天的庇佑。 34. 天祐期永贞:期待上天长久的庇佑。 35. 应物智不劳:应对事物,智者不费吹灰之力。 36. 虚中理自冥:虚怀若谷,道理自然明了。
风,雨佳偶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与道者同守庚申》体现了诗人权德舆追求道教养生、内外兼修的精神风貌。首联引入“洞真”、“守夜看仙经”等词汇,展示出修道者的形象;颔联表达作者渴望内心平静、身体清洁的状态;颈联描述夜晚静谧的环境以及专注养生的精神状态;至尾联则宣扬了顺应自然规律、修炼身心的好处。全诗形神兼具,富有哲理,表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和独特理解。
风,雨佳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道者同守庚申》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权德舆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在这段时间里,权德舆因忠诚正直的政治态度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而深受朝廷器重。他历任礼部尚书、太常卿等重要职位,在朝野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期,唐朝社会历经安史之乱后,国力渐衰,但文学艺术的繁荣却达到了新的高峰。特别是道教文化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加入到研究和弘扬道教文化的行列中来。 这首诗体现了权德舆对道教信仰的虔诚信仰,同时也反映出中唐时期道家文化与世俗生活逐渐融合的趋势。在诗歌中,诗人通过对与道者共度庚申日的描绘,表达了对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和谐、民生安乐的美好愿望。
风,雨佳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