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远恨

标题包含
远恨
败叶乱如雨,暮蝉声似哭。 感物悲昔心,佳期怅难续。 云山虽阻叹,韶华若在目。 深情染彩牋,密密空盈幅。 温瘴雁不来,游鱼隠深谷。 羽鳞孰可凭,音书安可复。 焚灰寄长风,字灭魂亦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1. 早年经历:寇准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寇湘曾担任国子监教授。寇准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在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落叶犹如纷乱的雨滴,傍晚的蝉鸣如同哭泣。 感慨万物悲伤过去的心情,美好的时光令人惆怅难以继续。 虽然云山的阻隔让人叹息,但那些美好的年华似乎还在眼前。 深厚的情感挥洒在信笺上,密密麻麻占据了纸张的每一寸空间。 温暖的雾气让大雁无法到来,游鱼在深深的山谷里隐匿。 谁能依靠鱼雁传书呢?音信怎么能够再次传递? 焚烧纸灰寄托给长风吹送,字迹消失,灵魂也跟着消逝。
去完善
释义
1. 败叶乱如雨:此处喻指秋天的景象。败叶,枯黄的叶子;乱如雨,形容落叶之多。 2. 暮蝉声似哭:此处以暮蝉的哀鸣来象征诗人的悲伤心情。 3. 感物悲昔心:面对自然景物,诗人回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心生感慨。 4. 佳期怅难续:美好的时光难以持续,令人惆怅。 5. 云山虽阻叹:尽管相隔千山万水,仍无法抑制叹息。 6. 韶华若在目:美好的年华仿佛就在眼前。 7. 深情染彩牋:满怀深情的笔触涂抹在信笺上。 8. 密密空盈幅:密密麻麻的文字填满了信纸的每一寸空间。 9. 温瘴雁不来:气候恶劣导致大雁无法飞来。 10. 游鱼隠深谷:游鱼藏匿在幽深的山谷之中。 11. 羽鳞孰可凭:意为通过鱼雁传书的方式已经不可行。羽鳞,代指传递信息的方式;孰可凭,即无可靠的方法。 12. 音书安可复:书信难以再次传递。 13. 焚灰寄长风:以燃烧的灰烬寄托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14. 字灭魂亦逐:即使字迹消失,情感仍然能够穿越时空追寻。
去完善
赏析
《远恨》是宋朝诗人寇准的一首描绘思念之情与忧虑心境的诗歌。首联“败叶乱如雨,暮蝉声似哭”,通过描绘秋天凋零的树叶和哀鸣的蝉声,营造出一种萧瑟而悲伤的氛围,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颔联“感物悲昔心,佳期怅难续”,表达了作者面对衰败的景象,回忆起往日的美好时光,因无法延续而感到惆怅的心情。颈联“云山虽阻叹,韶华若在目”,以山水的相隔表达对远方的思念,同时又表示美好的时光似乎就在眼前,增强了诗情的深度。 接下来的四句中,诗人描述了在遥远的异乡,难以寻觅到鸿雁传书的景象,如同鱼深藏山谷一样隐匿无踪。这不仅表现了诗人无法得知对方消息的焦虑,也暗示出分离的无奈与时间的流逝。最后两句“焚灰寄长风,字灭魂亦逐”,象征着诗人在绝望之中,唯有将写好的信焚烧,寄托希望于风,即使字迹消失,灵魂也会跟随而去,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忧虑。 整首诗歌构思独特,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还体现出他在情感表达上的深厚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远恨》是北宋名臣寇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87年,此时寇准刚刚结束了自己的地方任职生涯,被召回京城任参知政事。这段时期对于寇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转折阶段,他一方面要适应京城的官场生活,另一方面又要应对来自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在公元987年这个时间段,北宋社会正处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时期。然而,政治舞台上却充满了权谋纷争。寇准在这个时期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是空前的。他在诗歌中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