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庐山杂兴 其八

标题包含
庐山杂兴 其八
龙湫亘三峡,草木皆森奇。 禅余得支径,别坞行逶迤。 上人吴门秀,邈有方外姿。 芒鞋衬两足,策策欣相追。 秋田罢刈获,云水明空陂。 双双林中禽,文彩光陆离。 雍容事饮啄,相顾忘惊飞。 鲜飚忽腾馥,岩桂飘葳蕤。 峰端卧落日,眷此忘还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道潜,俗姓王,字道潜,号参寥子,北宋著名诗僧。他出生于浙江杭州,自幼出家为僧,后来成为苏轼的好友。 释道潜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对佛学、诗词、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龙湫穿越三峡山,四周草木繁茂奇特。 禅宗修行之余,我发现了曲折的小径,步入另一条小路蜿蜒前行。 这位出家人来自美丽的苏州,有着超凡脱俗的风姿。 脚穿草鞋,行走于山林之间,我们相互追逐愉悦。 秋天农忙已经结束,云水和湖泊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一对对林中的鸟雀,羽毛色彩斑斓,熠熠生辉。 它们优雅地觅食饮水,相互关爱,忘记了害怕飞翔。 忽然间清风拂过,岩桂飘香四溢,草木飘摇。 太阳即将落山,我们在山顶依依惜别,忘却了归程。
去完善
释义
1. 龙湫:指瀑布。2. 三峡:此处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3. 禅余:修行佛法后的闲暇时光。4. 支径:支路,小路。5. 别坞:指另外的山坞。6. 逶迤:曲折绵延。7. 上人:佛教对僧人的尊称。8. 吴门:此处指苏州。9. 芒鞋:草鞋。10. 策策:挥鞭驱赶马匹的声音。11. 秋田:秋天成熟的庄稼。12. 刈获:收割庄稼。13. 空陂:空旷的池塘。14. 文彩:羽毛的色彩。15. 陆离:光彩纷繁。16. 鲜飚:清新的秋风。17. 岩桂:生长在岩石上的桂花树。18. 腾馥:香气四溢。19. 葳蕤:形容树叶繁茂。20. 峰端:山峰之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和作者与友人寻访自然的愉悦心情。首先,“龙湫亘三峡,草木皆森奇”描述了瀑布与深山老林的结合,展现出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接着,诗人从山脚出发,穿过曲折的小路,来到了一个更深的山谷,这里的景色更加迷人。在“双双林中禽,文彩光陆离”一句中,诗人通过观察森林中的鸟儿,传达出生态和谐的主题。而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诗人也与友人在山中漫游,体现了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心态。最后,当夕阳西下时,诗人忘记了归途,表达了他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满足。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禅宗气息,展示了诗人的独特意境和审美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庐山杂兴 其八》是宋代著名诗僧释道潜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诗歌创作非常活跃。释道潜作为一位诗僧,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 在释道潜创作这首诗的时间段内,他的人生际遇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他在庐山上过着隐逸的生活,这让他有机会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感受生活的美好。此外,他还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这也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 在这个时间段内,与释道潜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主要包括北宋时期的佛教发展以及文人墨客的诗歌创作。当时,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而庐山作为佛教圣地,更是吸引了许多僧人来此修行。与此同时,北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非常重视诗歌创作,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对世界的认知。释道潜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无疑受到了这个时代氛围的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