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书事
东风苒苒又将归,甚叵飞花不恋枝。
半夜雨惊残梦破,一春愁是落花时。
暖梢袅袅青归柳,轻浪痕痕绿满池。
惟有小栏藏秀色,数枝芍药殿春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悠悠即将离去,花瓣飘零不愿再留恋枝头。
夜半时分,雨水如雷惊醒美梦,整季的忧伤都源于花朵凋零之时。
嫩绿的柳条在温暖的微风中摇曳,轻盈的水波泛起绿色涟漪。
唯有这美丽的小径藏着美好的景色,几株芍药默默地为春天的谢幕增添了一份韵味。
去完善
释义
1. 苒苒:形容时间流逝的样子。
2. 叵:表示不能。
3. 残梦破:梦境被打破的意思。
4. 暖梢:指柳树的新叶。
5. 青归柳:指的是柳树的颜色从嫩绿变为深绿。
6. 轻浪痕痕:指的是水面上的波纹。
7. 小栏:这里指的是小亭子或小院子。
8. 芍药:一种草本植物,春天开花,品种繁多。
9. 殿春迟:意思是作为春天的最后一朵花。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晚春书事》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篇以“东风苒苒又将归”点明春天即将离去,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以“飞花不恋枝”的形象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离去的无奈和惋惜。
诗的颔联则通过对“半夜雨惊残梦破”和“一春愁是落花时”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使诗的表达更为生动和深刻。
诗的颈联则以“暖梢袅袅青归柳”和“轻浪痕痕绿满池”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这两句诗既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是对诗人心中美好景象的寄托。
诗的尾联则以“惟有小栏藏秀色”和“数枝芍药殿春迟”描绘了春天的最后一抹色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的最后时刻的描绘,使诗的情感表达更为深沉和感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春书事》是南宋词人曹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创作时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但从诗中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可能是曹勋晚年时期的作品。
人生际遇:曹勋(1161-1234),字公显,号松隐居士,南宋著名文人、政治活动家。他在南宋朝廷中担任过多种职务,曾出使金国,试图恢复北宋故土。然而,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完全实现,晚年退居江南,潜心文学创作。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隐居时期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国家正处于民族矛盾和内部斗争的漩涡之中。曹勋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他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深感忧虑。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