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踏莎行

标题包含
踏莎行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春阴院落帘垂地。 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 镜约关情,琴心破睡。 轻寒漠漠侵鸳被。 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北宋末年“元祐党人”之一。 谢逸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酒醒之后,脸上残留的红晕逐渐褪去,犹如晚霞消散;从梦中醒来,眉头紧锁,仿佛青山叠翠般凝重。
去完善
释义
霞散:比喻醉意消退;山蹙:形容眉头紧锁如山峦起伏。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怨图。开篇“柳絮风轻,梨花雨细”点明时节,营造出一种轻柔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春阴院落帘垂地”进一步渲染环境的幽闭与静谧,暗示女子内心的孤寂。“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则将视野拉远,通过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下片转入人物心理描写,“镜约关情,琴心破睡”生动刻画了女子对镜梳妆时的幽思与情感波动。最后两句“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尤为精妙,既写出了酒醒后的失落,又通过“山蹙眉间翠”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女子因思念而愁眉不展的神态。 全词情景交融,语言清丽婉转,情感含蓄深沉,充分体现了婉约词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作者谢逸正处在一个情感细腻、对生活充满诗意体悟的阶段。彼时他寓居江南,春日里特有的景致与氛围触动了他的情思。在庭院深深、帘幕低垂的环境中,他感受到春天那轻柔而又略带忧郁的气息,这种感觉与他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牵挂相交织,于是便有了这样一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踏莎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