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二

标题包含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二
旅宿双祠下,秋风此夜心。短歌曾当泣,大雅愧空深。落月淡过堞,残星光委襟。谁知今夕客,漏尽尚沉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住宿在旅馆的双祠堂下面,秋天的风吹拂着这个夜晚的心情。短小的歌声可以当作哭泣,高尚的诗篇却深感惭愧。落下的月亮淡淡的照过城墙,残留的星光洒在衣襟上。谁知道今晚的游客,直到时钟滴答作响仍沉湎其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双祠:指五先生祠中的两座祠堂。 2. 秋风:秋天的凉风,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气氛。 3. 大雅:代指诗经。 4. 落月:落下的月亮,指月亮快落到地平线上。 5. 残星:即将消失的星星,这里形容夜晚的天色渐亮。 6. 委襟:将衣襟铺开,这里形容心情放松。 7. 漏尽:古代计时器“漏”的水滴完,表示时间已经很晚。 8. 沉吟:低声吟唱,这里形容在思考或感慨。
去完善
赏析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二》何绛描绘了诗人寄寓在双祠下的心境,表达了诗歌情感与情景的交织。“旅宿双祠下,秋风此夜心”表达的是诗人在外地的孤独感和生活的艰辛,“短歌曾当泣,大雅愧空深”则是诗人对于自身才华的不满和自责。 接下来的两句,“落月淡过堞,残星光委襟”描绘的是夜幕降临后的景象,但并非简单的景物描述,而是通过与旅人的对照,揭示出诗人在此景下的内心情绪。最后一句,“谁知今夕客,漏尽尚沉吟”则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他在这漫漫长夜里独自沉吟,无人理解他的感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将诗人内心的矛盾、无奈以及思乡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二》是何绛于清朝康熙年间(约公元1662-1722年)创作的七言律诗。在康熙时期,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文人士大夫得以重新审视历史、国家和人生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何绛身处潮州地区,深受当地文化传统的影响。潮州历史文化悠久,历代涌现出了众多文人墨客,其中五位著名文人——张氏兄弟、黄舜举、李观、蔡子等并称为“南园五先生”,他们留下了诸多文学佳篇。 鉴于上述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何绛创作出《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二》这首诗,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诗人以五先生的人格魅力为榜样,激励自己努力发挥才干,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