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章守鹿鸣宴韵
儒宫新创俯青溪,上挹魁躔踵旧规。
鹗荐联名充赋日,龙飞亲策采言时。
指迷承学云中路,珍重贤侯席上诗。
只有梅花知此意,东君著眼是先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新建的儒家宫殿俯瞰着清澈的小溪,它遵循传统规范并在天空中闪烁着智慧之光。
在那里,一群英才将在科举中展示他们的才华,如同飞龙般展翅高飞,亲自接受皇帝的考察。
这些学生从云中路找到方向,他们在贤明诸侯的宴会上一再被赞美。
只有那清香四溢的梅花知道其中的含义,因为早在春神降临之前,他们已经先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儒宫新创:指的是新建的儒家学堂。
俯青溪:形容学堂位置临近清澈的小溪。
魁躔:原指北斗星中代表文运的部分,这里用来象征文人墨客的高雅地位。
踵旧规:遵循古代的规定或传统。
鹗荐联名:推荐人才的途径之一,意指通过共同署名推荐有才能的人。
充赋日:古代科举制度中的规定日期,指士人需要在这一天完成规定的文章撰写任务。
龙飞亲策:指皇帝亲自主持考试选拔人才的过程。
采言时:搜集言论的时刻,多指皇帝征求臣民意见的时候。
承学:表示学问传承的意义。
云中路:暗含与青云之路相通的意思,寓意学有所成,步步高升。
珍重贤侯:敬重有贤能的地方长官。
席上诗:指在宴会场合所写的诗篇。
东君:春神,此处可以理解为春天的美好时光。
著眼:特别关注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儒宫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体现出了书院的高雅气质。诗中提到了考试选拔人才,描绘出国家对于人才的重视。同时赞美了席间的诗意和美好的时光。最后两句以梅花象征学子们的青春才华,寄予美好祝愿。整首诗韵律优美,充满了诗人的才情与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章守鹿鸣宴韵》是南宋诗人徐元杰在淳祐三年(1243年)创作的。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对外求和,对内压迫民间。身为一名士人,徐元杰对时政感到痛心疾首,但又无力改变现状。
徐元杰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在科场上表现出色,历任地方官员,深受百姓爱戴。然而,由于正直敢言,他多次遭到排挤和打压。在担任知州期间,他治理有方,使得当地民众安居乐业。但这也引起了权臣的不满,最终被贬为地方官。
在这首诗中,徐元杰通过对鹿鸣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然而,当时的朝廷却对人才冷漠无情,使得许多有才能的人被埋没。这让他深感痛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才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