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蜂采菊蕊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余雾,高低顺过风。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飞翔在晴朗的天空下,寻觅花朵来到菊花丛。带着声音落在花蕊之上,影子伴随香气飘荡其中。
离开或停留都会沾染些许雾气,随着风向的高低飘动。终究觉得与蝴蝶不同,无法与梦境灵魂相通。
去完善
释义
1. 游飏(yáng):指飞翔。
2. 晴空:晴朗的天空。
3. 寻芳:寻找花朵。
4. 蕊(ruǐ):花的花蕾。
5. 带声:带着声音,指蜜蜂的嗡嗡声。
6. 连影:形容蜜蜂的影子连着花香。
7. 去住:指蜜蜂来回飞行。
8. 沾余雾:被雾气沾染。
9. 过风:顺着风向飞过。
10. 终惭:终究感到惭愧。
11. 异蝴蝶:不同的蝴蝶。
12. 不与梦魂通:不能像蝴蝶一样进入人的梦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寒蜂采菊蕊为主题,描绘了寒蜂在菊花丛中的生活场景。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巧妙地运用声、影、雾、风等自然元素,塑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意境。
首句“游飏下晴空”,诗人以寒蜂飞翔的姿态开篇,将读者带入晴空万里的环境之中。接下来,“寻芳到菊丛”描述了寒蜂寻找花朵的过程,展现了其勤奋的精神面貌。
在接下来的四句诗中,诗人通过“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细致地描绘了寒蜂采菊蕊的动态景象,使人仿佛能听到寒蜂采蜜的声音,看到它忙碌的身影。同时,“去住沾余雾,高低顺过风”两句则表现了寒蜂在不同高度采蜜时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最后,诗人借“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表达了对寒蜂的敬意。这句诗句既揭示了寒蜂与蝴蝶的不同特点,又传达出诗人对寒蜂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整首诗画面感十足,富有韵味,读之令人陶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蜂采菊蕊》是唐朝诗人耿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蜜蜂采集菊花花蕊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物生活的关注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繁荣的时期,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载体。耿湋作为一位知名的诗人,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其次,我们要了解作者的人生际遇。耿湋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他的诗歌作品得到了许多名家的赞赏。然而,他的一生却遭遇了诸多坎坷,多次科举落榜,这使得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尽管遭遇了种种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坚持创作。这首《寒蜂采菊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最后,我们要了解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在唐朝时期,菊花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因此在当时的园艺种植中非常受欢迎。而蜜蜂则被认为是勤劳、无私奉献的象征,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蜜蜂采集菊花花蕊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